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① 。它固然遵守了中国人命名的传统规范,但更彰显了作家艺术创作上的匠心,二者相辅和成,相得益彰。
《红楼梦》人物命名② ,这是《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一大特色,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名字大多可以在诗词中找到出典。如,宝玉之名现于岑参诗“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句,林黛玉之名取义于晏几道词“黛含春怨,闲倚栏杆遍。自弹双泪惜香红,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宝钗之名取于李义山的“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贾府四位小姐之名也都取自诗词:“展礼肆乐,协此元春”“迎春且薄妆”“一枝两枝梅探春”“长安豪贵惜春残”。史湘云之名取自张籍的“湘云初起江沉沉”。李纨之名也是诗词中化出的,李白《拟古诗》中有“闺人理纨素”句,“理纨”恰谐李纨。
这些主要人物的命名,多隐寓人物的命运结局。如林黛玉之名与她的身世飘零、以泪洗面、命同落花相一致;宝钗之名与她婚后“独梦”,最终“金钗雪里埋”相关;③ ,为她们红颜薄命的预兆;湘云之名正是“水涸湘江,云散高唐”的暗示;李纨之名是她年轻寡居的写照。
若将《红楼梦》取名的种种巧思细加梳理,简直可以写出一部内容翔实的“中国人命名艺术大观”。
(1)下列句子中的“这”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这”,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D
A.陈辰一会唱歌儿,一会跳舞,哄了半天,孩子这才不哭了。
B.老李说话这快,跟开机关枪似的,我们大部分时间只有听的份儿。
C.毕业二十年后再相聚,我们俩说这说那,聊了整整一个晚上。
D.这种长幼分划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引用:9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简单说,阴历以月亮为参照,先有月,后有年;阳历以太阳为参照,先有年,后有月。 ① ,用阳历可以看季节的春夏秋冬。早期人类文明大多采用阴历,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因为月亮比较容易观测,30天左右就能观测一个轮回。不像太阳,② 。
中国古代最初也用阴历。但阴历有一个问题:十二个朔望月是354天,比一个回归年的365天少了11天。这样的话,每过一个阴历年,时间就会提前11天。月份就会越来越提前,和季节对应不上。不过这难不倒聪明的中国古人,他们将朋历和阳历相结合——用朔望月来确定月,也用回归年确定年,二者差的天数通过设置闻月的方式补齐。比如说我们用农历时会出现“闻四月”的情况,就是过完了四月又③ 。这个临时加入的闻四月,就是为了凑齐阴历与阳历差的天数。
(1)下列各句中的“容易”与上面文段中加点的“容易”一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容易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
B.秋凉时节运动出汗后若不及时换衣,很容易感冒生病。
C.这几组形近字容易混淆,请同学们注意其书写。
D.好不容易才找到水源,干渴了一天的他们高兴地叫喊起来。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发布:2025/1/1 4:0:1组卷:8引用:6难度:0.7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8 8:0:1组卷:8引用:2难度:0.9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元稹《咏廿四气诗》中的这两句诗,描绘了霜降时节天空高旷和万物萧瑟的状态。进入霜降之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① 。就全国平均气温而言,“霜降”节气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从二十四节气气候特征看,霜降节气是寒气强于金气的开始。金气是指秋季的凉气,寒气是指冬季的冷气,秋分是金气增长的顶点,之后随着秋之金气的减弱,冬之寒气逐渐增强。霜降之前,金气强于寒气,天气比较凉爽;霜降之后,寒气强于金气,② 。金气与寒气此消彼长的关系,一直持续到立冬之时才告结束。
霜降期间,白天较热,夜晚气温却很低,逐渐低至零下。此时地气不升,天气不降,天地闭塞则降雨减少,最大的特点就是寒和燥。霜降节气以后早晚温差比较大,水汽明显减少。寒和燥成了这个节气最主要的特点,因此人们最需要的就是做好“外御寒,内清热”,补充水分,防寒降燥。这时也正是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因此,③ 。
(1)下列句子中的“人”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助人为乐,自己也会因之而获得快乐。
B.寒冷又乏食物的冬天,叫人好生难捱。
C.故地重游,物是人非,谁不感慨唏嘘?
D.老师提醒学生,不要“人在曹营心在汉”。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发布:2025/1/1 3:0:1组卷:13引用:6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