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现行宪法实施40周年。某校开展了丰富的“学宪法”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学习宪法目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结合宪法的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要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机构”之前?
【活动二】体会宪法制定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
1980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正式向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提出了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建议。
1982年,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宪法。
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意见,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
这部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宪法的制定过程说明了什么?
【活动三】感受法治中国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三十五条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因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或者侦查犯罪的需要调取数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依法进行,有关组织、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3)结合道德与法治有关知识,说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因工作需要调取数据为什么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
【答案】(1)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机构”之前,是因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
(2)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及征求人民的意见,体现了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制定过程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有利于科学决策,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良法善治。人大具有立法权等。
(3)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权力容易滋生腐败,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2)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及征求人民的意见,体现了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制定过程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有利于科学决策,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良法善治。人大具有立法权等。
(3)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权力容易滋生腐败,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0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