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法治共识
【时政透视】2021年9月26日,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在京开幕。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要坚持在国家治理中确立法治思维,把法治理念贯穿国家治理的各环节和全过程,提升法治宣传传播力和引导力,在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上下功夫、见实效。
(1)为什么强调“把法治理念贯穿国家治理的各环节和全过程”?
(2)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行动指南,请你写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厉行法治】2021年7月,《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20)》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年共有42件次法律草案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 306090人提出的1351869条意见。
(3)材料体现出厉行法治哪一方面的要求?
(4)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你打算怎样为厉行法治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明条例】2021年1月1日起,《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了我们应当遵守的各类文明行为准则以及鼓励和倡导的文明行为,同时也在公共秩序、环境文明等方面划出了明确的“底线”。《条例》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强化约束作用,对不文明行为明确了处罚方法。
(5)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角度,说说为什么用法治方式约束不文明行为?
【答案】(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科学立法。
(4)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5)法治重规范,法治比德治更具强制性和权威性。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科学立法。
(4)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5)法治重规范,法治比德治更具强制性和权威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强调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这表明( )
①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主义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
③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4引用:2难度:0.7 -
2.回望中国的法治进程,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让我们见证了“中国之治”,这体现了我国( )
①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
②坚持依法行政,彻底消除腐败
③坚持厉行法治,营造法治环境
④法治优于德治,保证公平正义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引用:5难度:0.7 -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法之前提”,这句话强调了( )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3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