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鹅毛褥子 ①冬天,大雪片子像一个长长的铺盖卷儿,把我们整个村子所有人家的房盖儿都盖上了。让我们的贫瘠在刹那间显得越发明显。
②还有几天要过年了。村里来了卖枣子的爷俩,吆喝一下午了,也没卖出几份。不是他的枣子不甜,是那个时候,每个人家都很穷。甜的食物,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能含块儿冰糖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余富,吃什么枣子?
③那时候,东北的雪贼大,下一天,能埋人半个身子。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④我家是村头第一家。天黑了,卖枣子的敲我家的门,问我姥姥可不可以借宿一宿。来人是个大叔模样,顶着一个秃了皮的狗皮帽子,黑黑的,憨憨的。还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儿,脸上净皴,鼻涕过河。
⑤我在屋子里,给姥姥直使眼色。没想到,姥姥居然还是给让进了屋,还给人家倒杯开水,还让那熊孩子上炕头儿上热乎热乎。姥姥问,晚上吃没吃饭。大叔羞涩扭捏的:不太饿。姥姥说:晚上下面条,我多煮上一把儿。
⑥姥姥和叔叔唠嗑,我在一旁鄙视着。
⑦晚饭姥姥特意还多煮了几个荷包蛋,给他爷俩盛面条,盛得直冒尖儿。大叔把荷包蛋夹给了他姑娘,说自己不怎么爱吃鸡蛋。小女孩不客气,稀哩呼噜,喝得下巴壳子直漏汤。大叔用袖子给他姑娘擦擦。姥姥又给盛上了一碗,大叔用手拦着:大婶子,够了!够了!
⑧晚上,姥姥安排爷俩住宿。我家左右两间房,爸妈上山干活了(山上有房子),那间房空着,几天没烧火。姥姥倔搭倔搭给那屋的炕点着了。大叔不好意思,一起出去跟着抱柴火。姥姥怕那屋子炕凉,把我上镇子里开学要用的鹅毛褥子拿给人家铺上。我很不高兴,大叔可能看出我噘嘴了,说不用,不凉。姥姥还是给人家铺上了。
⑨第二天一早,那爷俩起大早就走了,居然没和我姥姥打招呼,就偷摸地就走了。外屋地上,还给我家留了半袋子枣子。还把那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唯一就是,我那个鹅毛褥子不见了。姥姥翻腾了整个屋子,也没找着。我噘着嘴;我说不让你留,你偏留!遭贼了不是!姥姥扒着门框子,望望外头白茫茫的大雪,念叨着,拿走就拿走吧!怪可怜人儿的!
⑩我内心发出了恶狠狠的仇恨:我家帮你们,你们却偷走了我家的鹅毛褥子!一袋子破枣子,留这里干嘛!我上去就踢了一脚。那鹅毛褥子,可是我姥姥收集了村里好几家的鹅毛做成的呀!姥姥瞅瞅我愤怒的小眼神儿,乐了:有时间,我再给你做上一床。
⑪还有一天还是两天,就过年了。那卖枣子的大叔,居然一个人推车子上门了。进屋就直跺脚:大婶子,对不住了!我家那臭孩子给你把鹅毛褥子尿湿了。我就寻思拿回去,给你重新买上一床。我给你到镇子里买了一床,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大叔站在外屋,低着脑袋,眼神躲闪。姥姥气得直跺脚:这叫什么事!后生!花那冤枉钱干啥子!大叔扔下褥子就走了,姥姥在后面撵,也没撵上:这大雪能埋人,你是怎么来的呀!不吃一口啊!
⑫夏天,我到镇子里上学了。那天,和同学去集市上溜达。瞅着那个卖枣子的小女孩儿,很眼熟。她居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企图躲开这尴尬的一幕。没成想,我走出了几十米,后面有人追着叫我:哥,给你枣子!女孩低着头,给我兜里揣上了一把枣子后,一溜烟就跑回去了。
⑬晚上,我躺在寝室床上,咬了一颗肥硕的枣子,很甜。心里,却怎么也甜不起来。
⑭事情过去好多年了。可是,越久却越记忆犹新,总是会忆起在那个大雪磅礴的早上,大叔费劲地推着自行车来我家,羞愧地给我家赔了一床崭新的鹅毛褥子。那么厚的雪,他是怎么来的!还有一天就过年了,他又是去哪里买到的鹅毛褥子?那个和我们不辞而别的早上,他这个当父亲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挣扎与纠结?
⑮还有,一个陌生人突然到访,姥姥居然还给人家借宿,还煮面条还给人家吃。这是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的。也许,那个年代的人,都不设防吧,比如姥姥给小女孩多煮荷包蛋,比如小女孩碰到我后能再塞给我一把枣子……
⑯虽然那是个青黄不接的年代,但大家好像谁都不愿意欠着谁的。我为我多年前的怀疑所不齿。因为,活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好像没有人不善良。
(1)本文围绕“卖枣父女”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中①③⑨段都出现了对雪的描写,请综合分析其作用。
(3)本文看似平实质朴的语言中却蕴含着生活的温情。请以第⑦段为例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4)“晚上,我躺在寝室床上,咬了一颗肥硕的枣子,很甜。心里,却怎么也甜不起来。”这个说法看似矛盾却别有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考点】内容理解概括.
【答案】(1)①父女俩来村里卖枣,姥姥让他们留宿并热情招待。②卖枣父女不辞而别,并“偷”走鹅毛褥子。③卖枣大叔冒雪上门,赔偿我们新褥子。④“我”在集市偶遇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送“我”枣子。
(2)①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东北寒冷的冬季。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文中卖枣父女借宿、“我”丢失鹅毛褥子、卖枣大叔送新褥子等情节做铺垫。③烘托卖枣大叔和女儿生活的艰辛、不易。④多次写“雪”,强化读者印象,在特定的寒冷的环境中,更能突出姥姥乐于助人、善良慈爱的品质和卖枣大叔懂得感恩的人物形象。⑤以下雪时的寒冷反衬人心的温暖,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3)①叙述语言平实质朴。“特意还多煮了几个荷包”“盛得直冒尖儿”“又给盛上了一碗”等句子,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够展现姥姥善良、热心待人的品质;“把荷包蛋夹给了他姑娘”“用袖子给他姑娘擦擦”等,没有过多修饰,在平实的语言中体现了大叔对女儿的怜爱。这些叙述类的语言处处展现出生活的温情。②人物语言平实质朴。“大叔用手拦着:大婶子,够了!够了!”,语言简短自然,体现出大叔的朴实,也从侧面烘托出姥姥善良热心的品质,蕴含着生活的温情。
(4)“很甜”是说枣子的口感甜,也可以理解为小女孩白天认出并追着“我”送枣子让“我”感到温暖而甜;“甜不起来”是指心里因为以往对卖枣父女的猜度感到羞愧而甜不起来。因为白天偶遇小女孩,想到之前自己因怀疑父女俩偷走褥子而觉得尴尬不想面对小女孩,而小女孩却十分热情地给“我”枣子,让“我”内心非常羞愧,所以即使枣子再甜,“我”的心里也甜不起来。
(2)①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东北寒冷的冬季。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文中卖枣父女借宿、“我”丢失鹅毛褥子、卖枣大叔送新褥子等情节做铺垫。③烘托卖枣大叔和女儿生活的艰辛、不易。④多次写“雪”,强化读者印象,在特定的寒冷的环境中,更能突出姥姥乐于助人、善良慈爱的品质和卖枣大叔懂得感恩的人物形象。⑤以下雪时的寒冷反衬人心的温暖,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3)①叙述语言平实质朴。“特意还多煮了几个荷包”“盛得直冒尖儿”“又给盛上了一碗”等句子,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够展现姥姥善良、热心待人的品质;“把荷包蛋夹给了他姑娘”“用袖子给他姑娘擦擦”等,没有过多修饰,在平实的语言中体现了大叔对女儿的怜爱。这些叙述类的语言处处展现出生活的温情。②人物语言平实质朴。“大叔用手拦着:大婶子,够了!够了!”,语言简短自然,体现出大叔的朴实,也从侧面烘托出姥姥善良热心的品质,蕴含着生活的温情。
(4)“很甜”是说枣子的口感甜,也可以理解为小女孩白天认出并追着“我”送枣子让“我”感到温暖而甜;“甜不起来”是指心里因为以往对卖枣父女的猜度感到羞愧而甜不起来。因为白天偶遇小女孩,想到之前自己因怀疑父女俩偷走褥子而觉得尴尬不想面对小女孩,而小女孩却十分热情地给“我”枣子,让“我”内心非常羞愧,所以即使枣子再甜,“我”的心里也甜不起来。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40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