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的火炬设计“简约不简单”。火炬传递过程中,当两支火炬交接时,顶部 可紧密相扣,形似两手相握,①
这既是设计上的奇妙创新
这既是设计上的奇妙创新
,又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 冬奥愿景。火炬选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降低了重量;内部使用能保证火炬在极寒天气中 正常使用的氢燃料,使火炬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体现出 ②
“绿色”办奥理念和科技冬奥成果
“绿色”办奥理念和科技冬奥成果
。那么,圣火传递时,③
会不会因为天冷风大而熄灭
会不会因为天冷风大而熄灭
?这是个科技问题。冬奥会火炬减压比高达几百倍,安全可靠性之高使其可在极寒天 气中使用,可抗风 10 级。轻量化、小型化的外形也非常适合在冬季跑步传递。
      设计团队成员、北京东道品牌创意集团设计总监张玉龙说:“我们的设计从三个角度出发。奥运火炬接力传递的是一个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个符号高度凝练我们的奥运精 神,让每一个人看到这个符号都能激发热情与活力;冬奥会已经举办了多届,要能够更好地、更 鲜明地体现出北京冬奥会特点和精神也是一个难点;火炬接力标志要应用在不同的载体上,包 括电视、纸媒和新媒体,在任何媒体上达到整体视觉的一致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
(2)请根据第 2 段内容概括出文中画波浪线“我们的设计从三个角度出发”所说的三个角度,每处不超过 7 个字。

【考点】概括要点
【答案】这既是设计上的奇妙创新;“绿色”办奥理念和科技冬奥成果;会不会因为天冷风大而熄灭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
     

     

    (每点不超过30个字)

    发布:2025/1/1 4:0:1组卷:10引用:10难度:0.8
  • 2.根据以下文字,请给“非虚构散文”下一个简要定义,不超过40个字。
          产生于新世纪的“非虚构散文”是一种新的写作形态。长篇“非虚构”散文《大地上的亲人》从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叙述三个村庄亲人真实而复杂的生存境遇,展现了处于转型期中国农民的命运和基层社会的真实图景。但是有一些打着“非虚构写作”旗号的作品,缺乏散文文体应有的优美语言、修辞、文气、情采、格调、氛围,这样的作品读起来自然味同嚼蜡。

    发布:2025/1/1 4:0:1组卷:4引用:5难度:0.7
  • 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发布:2025/1/2 6:30:3组卷:312引用:5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