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废水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
Ⅰ、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amol•L-1KBrO3标准溶液;
Ⅱ、取v1mL上述溶液,加入过量KBr,加H2SO4酸化,溶液颜色呈棕黄色;
Ⅲ、向Ⅱ所得溶液中加入v2mL废水;
Ⅳ、向Ⅲ中加入过量KI;
Ⅴ、用b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Ⅳ中溶液至浅黄色时,滴加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v3mL。
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
Na2S2O3和Na2S4O6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1)Ⅰ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容量瓶容量瓶。
(2)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rO3-+5Br-+6H+=3Br2+3H2OBrO3-+5Br-+6H+=3Br2+3H2O。
(3)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Ⅳ中加KI前,溶液颜色须为黄色,原因是 确保溴过量,保证苯酚已经完全反应确保溴过量,保证苯酚已经完全反应。
(5)KI与KBrO3物质的量关系为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理由是 由电子守恒可知,当n(KI)=6n(KBrO3)时,KI恰好与步骤II中生成的溴完全反应,而步骤III中苯酚会消耗一定量的溴,所以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由电子守恒可知,当n(KI)=6n(KBrO3)时,KI恰好与步骤II中生成的溴完全反应,而步骤III中苯酚会消耗一定量的溴,所以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
(6)V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滴入后,溶液恰好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变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滴入后,溶液恰好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变。
(7)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6av1-bv3)×473v2(6av1-bv3)×473v2g•L-1 (苯酚摩尔质量:94g•mol-1)。
(8)由于Br2具有 挥发性挥发性性质,Ⅱ~Ⅳ中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
6
a
v
1
-
b
v
3
)
×
47
3
v
2
(
6
a
v
1
-
b
v
3
)
×
47
3
v
2
【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答案】容量瓶;BrO3-+5Br-+6H+=3Br2+3H2O;
;确保溴过量,保证苯酚已经完全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当n(KI)=6n(KBrO3)时,KI恰好与步骤II中生成的溴完全反应,而步骤III中苯酚会消耗一定量的溴,所以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滴入后,溶液恰好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变;;挥发性

(
6
a
v
1
-
b
v
3
)
×
47
3
v
2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24引用:4难度:0.6
相似题
-
1.为测定某氟化稀土样品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利用高氯酸(高沸点酸)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化氢(低沸点酸)蒸出,再通过滴定测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a的作用是
发布:2025/1/18 8:0:1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2.煤气化是有效利用化石能源手段之一,有关反应如下:
①C+H2OCO+H2 ②CO+H2O高温CO2+H2一定条件
获得的气体称为水煤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气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使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收集反应后流出的气体。
[提出假设]对气体的成分提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1:该气体是 CO、H2。
假设2:该气体是 CO、H2、H2O。
(1)假设3: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他们拟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假设(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实验前装置内部的空气已经排尽)。
(2)按气流从左至右连接各仪器,用题中小写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仪器可重复使用):
混合气→dc→
(3)仪器A中需加入试剂的是
(4)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是
[思考与交流]
(5)本实验的尾气需要处理,处理的方法为
(6)某同学认为增加焦炭的量可以提高化学反应①的速率,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并简述理由发布:2024/12/30 14:0:1组卷:33引用:4难度:0.5 -
3.为探究矿石样品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图实验:
请回答:
(1)X含有的元素
(2)X的化学式
(3)红褐色沉淀C是
(4)气体D通入足量H2O2中发生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发布:2024/12/30 14:30:1组卷:14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