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有两句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二:邓小平从18岁在法国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起,就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祖国人民。他的一生,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开创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毕生奋斗的动力源是什么?在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写的序言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人们的一种什么情感?
(2)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
(3)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去培育高尚情感?
【考点】爱国主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0引用:7难度:0.3
相似题
-
1.小格参与了学校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举办的手抄报比赛,在其中的“爱国”板块,他可以选择的诗句有( )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②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发布:2024/12/28 2:3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
2.2019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有人奋战在建设工地,有人忙碌在扶贫一线,他们用劳动为祖国添砖加瓦,他们用汗水为百姓排忧解难,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光荣。这个节日,让我们为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点赞。看到这则新闻,最能完整表达你内心情感的是(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23引用:2难度:0.8 -
3.建国初期,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克服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们( )
①心怀爱国之情
②以大局为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③为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
④在国外已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布:2024/12/28 2:0:1组卷:15引用:5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