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说法】
2023年3月5日至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胜利召开。某校道德与法治研究小组的几位同学搜集到了此次大会上的几个法治片段:
片段一:2023年3月10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赵乐际、韩正等其他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也进行了宪法宣誓,现场气氛庄严。
片段二: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立法法的此次修改有诸多亮点:如对立法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作了完善,明确立法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规定立法应当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由委员长会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广泛征集意见,科学论证评估等。
片段三: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29.3万件,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7万件……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中国环境司法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今年人代会上的这几个法治片段都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司法护苗】
2023年3月10日,济宁市任城区李营中心小学的15名师生走进任城区人民法院李营法庭,一场模拟法庭在这里开庭。
模拟法庭开始前,全体师生在法官的指引下参观了安检室、诉讼服务大厅,法制文化长廊和审判法庭,零距离接触了法院和法官,了解了法院的工作职能。随后,法官们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关的庭前指导。伴随着法槌声,模拟法庭正式开始,由学生们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辩护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模拟审理了一起因校园伤害构成犯罪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庭审结束后,法官对同学们模拟庭审的表现做了点评,并现场进行了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2)对此,小明认为,法律是专门用来审判坏人的,跟小学生关系不大,这种模拟法庭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没啥必要。针对小明的以上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①我国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公正司法。(或: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推进科学立法、公正司法。)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或: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又或: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
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⑤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或: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⑦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⑧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或: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⑨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或: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又或: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①法律既通过制裁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又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或: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未成年人也不例外。
③普法宣传有利于厉行法治,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
④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遵守法律法规,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或:增强法治观念),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⑤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⑥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或: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又或: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
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⑤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或: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⑦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⑧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或: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⑨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或: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又或: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①法律既通过制裁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又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或: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未成年人也不例外。
③普法宣传有利于厉行法治,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
④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遵守法律法规,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或:增强法治观念),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⑤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⑥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5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