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D)
(3)写出实验①、②对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
Mg+2H2O
Mg(OH)2+H2
Mg+2H2O
Mg(OH)2+H2

实验②
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OH+H2

(4)实验结论:
第三周期的金属性:Na>Mg>Al
或: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
第三周期的金属性:Na>Mg>Al
或: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

【答案】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Mg+2H2O
Mg(OH)2+H2↑;2Na+2H2O=2NaOH+H2↑;第三周期的金属性:Na>Mg>Al
或: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6引用:3难度:0.1
相似题
  • 1.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验证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1)仪器a的名称是 
     

    (2)欲验证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和C,发生装置中的药品是 
     
    (填字母)(可选药品:A.石灰石、B.亚硫酸钠、C.木炭、D.硫酸、E.硝酸、F.盐酸)。C装置中,右侧试管中的试剂是 
     

    (3)元素Cl、Br、I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验证该结论时,装置B是制取 
     
    (化学式)的发生装置。装有KBr溶液的试管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实验能否得出以上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
     
    (填“能”和“不能”)。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8引用:1难度:0.6
  • 2.某同学在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
     
     
     
    、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填A~F)
     
    ;②
     
    ;此实验的结论:
     

    (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实验结论: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4引用:1难度:0.7
  • 3.Ⅰ.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Na、K、Mg、Al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填元素符号)。(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①稀盐酸 ②稀硝酸 ③Na2SiO3溶液 ④Na2CO3固体,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 N、C、Si的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装置A、B中所装药品分别为
     
     
    (填序号)。但有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如何改进?
     

    Ⅲ.(1)铝是为数不多的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金属,请书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C为+2价),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2+H2O═A+NH3↑(已配平)。试指出A的化学式
     
    ,如此反应中有6.72L(标准状况)气体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