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 10 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 λ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 N 元 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捕食和竞争
。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高
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图1内a-e五个点中,d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
衰退
衰退
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
b
b
点。
(3)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据图2分析选择的藻类应是
绿藻
绿藻
,理由是
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
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

(4)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
抽样检测法
抽样检测法
。若吸取藻细胞样液 1mL 并稀释 100 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图3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藻细胞有
12
12
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个,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
2.4×108
2.4×108
个。

【答案】捕食和竞争;偏高;衰退;b;绿藻;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抽样检测法;12;2.4×108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8引用:11难度:0.7
相似题
  • 1.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原因是
     

    (2)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
     
    最丰富。
    (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
     
    。该组酵母菌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
     
    (答出2点即可)。
    (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
     

    (5)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发布:2024/12/31 0:0:1组卷:12引用:2难度:0.7
  • 2.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0:6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3.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10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