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

(1)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通过
海洋运输
海洋运输
(运输方式)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2)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出口商品有
茶叶
茶叶
(写一种)等.从泉州下“南洋”时,船员们发现相同情况下帆船冬季速度明显较快,这是因为
受到偏北风的影响
受到偏北风的影响

(3)现在,东南亚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品有
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
(写一种)等.波斯湾的石油经过有“世界油阀”之称的
霍尔木兹
霍尔木兹
海峡出口到我国.瓜达尔港南临
阿拉伯
阿拉伯
海,规划中的中巴铁路建成后,我国石油进口可不必绕道东南亚的
马六甲
马六甲
海峡,大大缩短了航程.
(4)图中A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
印度
印度
河,由于受
西南
西南
季风影响小,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干旱.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
”.

【答案】海洋运输;茶叶;受到偏北风的影响;天然橡胶;霍尔木兹;阿拉伯;马六甲;印度;西南;南南合作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41引用:24难度:0.3
相似题
  • 1.材料:随着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沪杭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等相继开通运营,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大规模和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我国高铁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跨境高铁.中国四大跨境高铁线路 (1)欧亚高铁线路、(2)中亚高铁线路、(3)泛亚高铁线路、(4)中俄加美高铁线路.回答46一50小题.
    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发布:2024/12/29 8:0:2组卷:1引用:0难度:0.7
  • 2.材料:随着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沪杭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等相继开通运营,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大规模和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我国高铁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跨境高铁.中国四大跨境高铁线路 (1)欧亚高铁线路、(2)中亚高铁线路、(3)泛亚高铁线路、(4)中俄加美高铁线路.回答46一50小题.
    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发布:2024/12/29 8:0:2组卷:0引用:0难度:0.9
  • 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6月30日下午3时,北京到上海的G1次高速动车组列车,驶离北京南站,向着目的地--上海疾驶而去.这标志着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是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线路.京广高铁线路全长2298公里,全线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
        材料二:随着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沪杭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等相继开通运营,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
        材料三:高速铁路作为适应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高科技产品,是以高速度、大容量、低污染、安全可靠著称的先进的交通工具.它的采用将大大降低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从而产生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材料四:中国四大跨境高铁线路:
    ①欧亚高铁线路:从伦敦出发,经巴黎、柏林、华沙、基辅,过莫斯科后分成两支,一支入哈萨克斯坦,另一支遥指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之后进入中国境内的满洲里.进程:国内段已经开工,境外线路仍在谈判
    ②中亚高铁线路:起点是乌鲁木齐,经由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家,最终到达德国.进程:国内段正在推进,境外线路仍在谈判
    ③泛亚高铁线路:从昆明出发,依次经由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抵达新加坡进程:中缅间铁路隧道6月动工
    ④中俄加美高铁线路:从东北出发一路往北,经西伯利亚抵达白令海峡,以修建隧道的方式穿过太平洋,抵达阿拉斯加,再从阿拉斯加去往加拿大,最终抵达美国.
    读四则材料,分析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发展.
    (1)我国的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
     

    (2)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是
     
    ,连接了我国的著名的
     
     
    两大工业基地.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开工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3)2012年12月26日京石、石武、武广高铁全线贯通,组成我国最长的高速铁路是
     
    ,以
     
    (客/货)运输为主.

    发布:2024/12/29 8:0:2组卷:6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