鼢鼠是高原地区特有的鼠种,营地下生活,靠采食植物根茎为生,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地位,有着地面植食性动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1)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对鼢鼠的 年龄结构年龄结构进行监测,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而控制其数量。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既能保护生态又能以牧富民,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整体整体原理。
(2)鼢鼠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 次生演替次生演替。在第3~6年,某种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是 在演替的过程中该一年生植物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地位在演替的过程中该一年生植物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地位。恢复后的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 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研究发现,增加草原降水能够引起鼢鼠食谱发生变化,鼢鼠肠道微生物组成也发生变化,其中能利用草中的纤维素等物质合成并分泌短链脂肪酸(鼢鼠的能量来源之一)的微生物比例显著增加。由此可推断鼢鼠体重增加的能量直接来自生物:草和肠道微生物草和肠道微生物。
(4)蛇能够利用舌感知鼢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鼢鼠,鼢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年龄结构;整体;次生演替;在演替的过程中该一年生植物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地位;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草和肠道微生物;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