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据有关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达91%,在28个受访国中名列榜首。
(1)“中国之治”获取中国民众信任蕴含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智慧。
材料二: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汉字,汇聚着中国人浓厚的思想情感。如“国”,甲骨文,左边是一个方框,象征一片土地,右边是戈。表示以兵戈来保卫这片土地。到金文,在表示“国土”的“口”外边加了“国界”,仍然表达以“戈”卫“国”的意思。到了小篆时期,又加了一个方框,表示国界、疆域,“国”字不管怎么写,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只有自己亲爱的祖国。国强民富,国泰民安,只有国家兴旺发达、强盛壮大,每个人的小家才能平安幸福。

(2)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角度,分析材料包含了哪些知识点?
材料三:2022年,我们党将举行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3)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助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答案】(1)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型政府;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3)①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②要练就过硬本领。要培养民族情怀,树立担当意识,发扬实干精神,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3)①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②要练就过硬本领。要培养民族情怀,树立担当意识,发扬实干精神,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