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位于内蒙古的库布齐,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早在约3000年前,库布齐树木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后来,气候变得干冷多风,沙源裸露,加之这里战乱不断,无节制的开垦放牧,沙漠渐渐形成,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最终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1988年库布齐启动生态恢复项目,当地人民利用“甘草固氮治沙改土”技术种植甘草,改善土壤效果明显。甘草固氮量大,一棵甘草就是一个固氮工厂。因为在甘草的根部生活着根瘤菌,根瘤菌从甘草的根中吸取营养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把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为植物能吸收利用的含氮物质,增加了土壤肥力,把大面积沙漠变成有机土壤。在土壤条件改善的情况下,人们开始种植多种不同的植物,如肉苁蓉、花棒、杨柴等,在沙漠中形成了一道道绿色长廊。牧草为散养的绵羊和土鸡提供饲料,禽畜的粪便能够进一步改良土壤,又促进牧草生长,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初步建立。
经过科学治理,如今成片的胡杨林、沙柳、梭梭树给曾经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衣。除了鼠、蝗虫等原有动物,绝迹多年的狼、狐狸、山鸡、野兔、苍鹰等野生动物也重回这里安家,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恢复。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和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库布齐沙漠中原有的七星湖变得更加秀美,已经成为天鹅迁徙的必经之地。2013年夏天,消失千年的丹顶鹤也出现在库布齐。库布齐沙漠生态的修复,开启了荒漠的“绿时代”,也是人们治理沙漠的成功案例。
(1)生态治理之前,库布齐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干冷多风的环境因素,也包括 无节制的开垦放牧、战乱不断无节制的开垦放牧、战乱不断等人为干扰。
(2)在库布齐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当地人民通过种植甘草来改善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物 能影响能影响环境;文中提到的梭梭树的根可以扎到地下几米深,水分充足时,枝叶全部是绿色的,水分缺乏时,只有当年生的新枝嫩叶呈绿色,其他枝条则形如枯枝一般,这体现了生物 能适应能适应环境。
(3)生态修复后的库布齐沙漠生态系统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其生物种类和数量比较稀少,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水分水分。
(4)纵观库布齐30年前后的变化,你对此的感受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答案】无节制的开垦放牧、战乱不断;能影响;能适应;水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1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下图展示的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和细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细菌、真菌的作用:①细菌、真菌同动植物一样能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
(2)微生物的分类: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从分类的角度来看,大肠杆菌、乳酸菌、肺炎双球菌等都属于
(3)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是
图中⑥是
(4)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在适宜条件下,能迅速地进行
(5)探究实验: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
①在探究该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一个手印,这个过程相当于
②发布:2025/1/16 8:0:1组卷:39引用:1难度:0.3 -
2.春暖花开,艳阳高照.明明跟着妈妈爬岘山,一路走来,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他都找到了,滔滔不绝地讲给妈妈听,请把明明的讲解补充完整:
(1)郁郁葱葱的岘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翠绿的植物、各种动物及蘑菇等菌类外,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该包括
(2)走在岘山小路上感觉空气清新润爽,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的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捕食活动中蕴含着生态系统中
(4)山林中的木耳、蘑菇是真菌,它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5)“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襄阳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发布:2025/1/16 8:0:1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3.如图为某农场生产模式图。由于放养的鸭子和粪便等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苍蝇大量滋生,周围居民的生活深受影响。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此农场生产模式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2)该农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
(3)蛆是苍蝇的幼虫,以粪便为食.由此推断苍蝇的发育方式为
(4)为了更好地处理粪便,农业技术人员建议修建沼气池。沼气池中的甲烷菌能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布:2025/1/17 8:0:2组卷: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