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密度记为ρ水),测出了一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使用的天平已经调节平衡,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用镊子把最小的砝码从右盘取出,然后移动游码用镊子把最小的砝码从右盘取出,然后移动游码;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
66.466.4g;
(3)如图2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用本题中使用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的体积,其表达式为V=m2-m1ρ水m2-m1ρ水;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mρ水m2-m1mρ水m2-m1。
(4)用此方法测得的密度值将偏小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取出石块时,石块上带走一部分水,要达到标记处,增加的水的体积大于石块的体积,石块体积的测量值偏大,质量是准确的,密度偏小取出石块时,石块上带走一部分水,要达到标记处,增加的水的体积大于石块的体积,石块体积的测量值偏大,质量是准确的,密度偏小。
m
2
-
m
1
ρ
水
m
2
-
m
1
ρ
水
m
ρ
水
m
2
-
m
1
m
ρ
水
m
2
-
m
1
【考点】有天平、无量筒测密度;测量固体的密度.
【答案】用镊子把最小的砝码从右盘取出,然后移动游码;66.4;;;偏小;取出石块时,石块上带走一部分水,要达到标记处,增加的水的体积大于石块的体积,石块体积的测量值偏大,质量是准确的,密度偏小
m
2
-
m
1
ρ
水
m
ρ
水
m
2
-
m
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80引用:5难度:0.3
相似题
-
1.(1)在“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在以下步骤中正确的顺序为:
A、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1。
B、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1。
C、利用密度计算公式,求出盐水密度。
D、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
(2)小华在实际操作中不小心把量筒摔破了。由于没有多余的量筒,于是他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测量盐水密度。请你帮他补充完整所缺的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3。
②在烧杯中盛一定量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4。并在烧杯上用笔记下液面的位置。
③。
用此方法测量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发布:2024/11/8 8:0:1组卷:72引用:1难度:0.5 -
2.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的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62g;③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所示;④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算出酱油的密度。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2)只要把上述步骤①②③④的顺序调整为就可以避免上面问题,减小实验误差。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粗略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发布:2024/11/8 8:0:1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3.小林同学利用手边的器材:天平和砝码、烧杯、水、某种液体,顺利的完成了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下面给出的是小林完成实验时的第一个步骤,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和砝码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
(3)
液体密度的计算公式:ρ液=发布:2024/11/8 8:0:1组卷:26引用:3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