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同行】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泄露、盗取、贩卖、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频发,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为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观点。
小明:泄露、窃取、贩卖个人信息是毫无底线、见利忘义的行为,应受道德谴责。
小东:有了这些法律规定,我们再也不用为个人信息受到侵犯发愁。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考点】法律保护隐私权.
【答案】小明的观点正确,小东的观点错误。①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既违反道德,又违反法律。在道德方面,应该谴责缺乏责任、缺乏正义、损人利己等。②有了法律规定,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就有了法律依据;就可以依法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就可以依法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公民就可以依法保护个人信息。③要保护个人信息,除了法律规定,还需要执法机关严格 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公民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公民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0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