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相关知识,对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制氧方法以及自制设备等展开了研究。
活动一:了解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查阅资料】目前市场上常见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有两种:分高空气法和化学试剂法。
【讨论交流】
(1)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时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物理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化学试剂法制取氧气时可供选择的反应物较多,以下物质中,有可能用作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 adad(填序号)。
a.NaClO3
b.NH4Cl
c.CH4
d.CaO2
活动二:分析家用制氧机的制氧方法
【回忆旧知】如图1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3)用图中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 K2MnO4+MnO2+O2↑2KMnO4 △ K2MnO4+MnO2+O2↑。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 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装置 EE(选填“C”“D”或“E”)。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这种制氧方法不适用于家用制氧机。理由是 因为加热需要用火,不安全因为加热需要用火,不安全。(写一条)
【迁移应用】
(4)同学们模拟图中的装置 BB,设计出如图2所示的简易制氧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在学过的氧气的制取方法中选择:A剂和B剂是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5)在制作制氧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 ABCDEABCDE(填序号)。
A.材质
B.密封性
C.装置尺寸
D.气体流速
E.压强控制
△
△
【答案】物理;ad;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E;因为加热需要用火,不安全;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ABCDE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4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
活动Ⅰ:用如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Ⅱ: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其他物质?
【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其一是氧气,其二是一种化合物.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小强作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①是一种碱;②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小影同学认为猜想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小强同学的另一个猜想.
【交流与讨论】小影认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发布:2024/11/2 8:0:1组卷:99引用:2难度:0.5 -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用如图1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A中装置可采用图2中的
(2)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物质?
【老师提示】1.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其一是氧气,其二是一种化合物.
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
甲同学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①是一种酸; ②是一种碱; ③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甲同学的另一个猜想是正确的,请完成如表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发布:2024/11/2 8:0:1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3.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Ⅰ:用如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1)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a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
(2)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发布:2024/11/2 8:0:1组卷:4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