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南海海域分布着众多珊瑚环礁,珊瑚环礁多由珊瑚虫营造而成,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水温22℃~28℃、光线充足、水质清洁的水域,弱碱性海水有利于珊瑚的形成。近年来,珊瑚礁的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图为珊瑚环礁形成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如图为M礁,风大多砂,周围海面无风三尺浪,海浪最高时达20多米,而潟湖里浪高仅有1米。礁盘内水体深20-30米,潟湖环境较好,礁盘以外约1公里处,水深达千米以上。近年来,M礁周边海域的深海网箱养殖(水深20米以下)迅速发展。

(1)描述图示环礁形成的地质过程。
(2)依据材料探究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自然原因。
(3)推测M礁周边海域海浪强劲的原因。
(4)简述M礁西南部潮汐通道的作用。
(5)你是否赞同在M礁周边海域大力发展养殖业?请说明理由。
【答案】(1)热带海域海底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岛;火山岛周围水体较浅,浅水环境适合珊瑚虫生长,大批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珊瑚礁;地壳垂直运动引起火山岛地壳相对下沉(或海平面上升),环礁出露。
(2)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影响珊瑚虫生存,导致珊瑚礁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海洋酸化,珊瑚礁退化;地壳升降运动,珊瑚虫缺少适宜生存的空间。
(3)南海海域受东北、西南季风及夏秋季台风影响,风大浪高;受外部海域海水影响,无风期易受涌浪影响形成强劲海浪;岛礁周边水深变浅,波长缩短,波高抬升,海浪强劲。
(4)利于潟湖内外水体交换,保证水质优良;潟湖内形成优良避风港,潮汐通道为渔船提供入湖通道;可利用潮汐涨落水位差进行发电。
(5)赞同:海域辽阔,养殖范围广阔;气候条件优越,鱼类养殖期较短;远离大陆,不易受到工业污染,水质较好,鱼类品质高;促进热带渔业发展,替代进口产品;国内外市场广阔。
或不赞同:M礁周边夏秋季多台风,风浪大;产品运输距离较远;大规模养殖容易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
(2)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影响珊瑚虫生存,导致珊瑚礁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海洋酸化,珊瑚礁退化;地壳升降运动,珊瑚虫缺少适宜生存的空间。
(3)南海海域受东北、西南季风及夏秋季台风影响,风大浪高;受外部海域海水影响,无风期易受涌浪影响形成强劲海浪;岛礁周边水深变浅,波长缩短,波高抬升,海浪强劲。
(4)利于潟湖内外水体交换,保证水质优良;潟湖内形成优良避风港,潮汐通道为渔船提供入湖通道;可利用潮汐涨落水位差进行发电。
(5)赞同:海域辽阔,养殖范围广阔;气候条件优越,鱼类养殖期较短;远离大陆,不易受到工业污染,水质较好,鱼类品质高;促进热带渔业发展,替代进口产品;国内外市场广阔。
或不赞同:M礁周边夏秋季多台风,风浪大;产品运输距离较远;大规模养殖容易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8 22:0:2组卷:11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示意亚洲东部某区域地质构造。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示地区在花岗岩形成之前的地质作用过程。
(2)指出①②两地河流地貌类型,并描述②地地貌特征。
(3)简述F群岛的形成原因。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3引用:4难度:0.5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
(1)推测图示地区是否可能出现变质岩,并说明判断依据。
(2)甲、乙两地都为山岭,试分析其成因的差异。
(3)简析丙地两侧泥砂岩厚度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3难度:0.5 -
3.读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 )
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40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