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痴”情的父亲
      ①2018年11月6日,父亲张胜友与病魔抗争了三年多后,终究走了,离开了他痴迷的文学事业。往事在我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②1948年,父亲出生在永定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时候他就喜好读书,但没钱买书。天赐良机,同生产队有一位回乡劳动改造的“右派”的家里有很多藏书,父亲就常常到那位朋友家中看书,一呆就是一天,有幸看了《红与黑》《牛虻》等文学名著。他还把书借回家里,总是书不离手,甚至上茅厕也要带着书。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正在福建省永定一中读高中的父亲回到了永定县高陂公社,成了一个回乡知青。白天,他参加生产队劳动赚工分;晚上,点起煤油灯看书、写文章。奶奶常常埋怨他每个月多消耗了一两斤煤油。1972年,父亲的处女作小说《禾花》在县《工农兵文艺》上发表,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1977年,还在大队务农的父亲参加了高考。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以后,父亲更是常常在图书馆里,四年看了大量的书,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便父亲有了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他还认为写文章有时感到“词穷”,后悔年轻时没有读更多的书。
      ④父亲最爱书房。十几平方米空间,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一排书柜,柜里存列着他自己的作品和喜欢读的书籍。父亲每天晚上睡得迟,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还呆在书房里上网,浏览新闻,写文章,边看边思考问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父亲在病床上完成了他的最后一篇作品——《大海的召唤》。
      ⑤对于创作,父亲始终充满激情。2010年,福州市委邀请他写一篇反映福州文化的文章《闽江•映象》。一到福州,父亲便翻阅材料,忙碌起来。中秋节那天下午,初稿已写完,父亲提议当晚召集有关领导和人员讨论稿件。别人提醒他那天是中秋节,还是让大家团聚团聚吧。原来,父亲已全然忘记中秋节了!在创作《永定一中百年赋》时,在写“子弟向学,涉猎八荒,如琢如磨,做人为上”时,考虑到学校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后将“做人为上”改为“育人为上”。每每一篇新作完成,他都像捡了宝贝似的兴奋不已,马上又开始构思下一个题材。
      ⑥几十年来,他潜心创作,为改革开放鼓与呼,可谓硕果累累。写出了《百年潮•中国梦》等电视政论片,《让汶川告诉世界》等报告文学,《父亲》《记忆》《价值连城》等散文,《石壁记》《土楼宣言》《永定一中百年赋》之客家三赋,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父亲的字里行间常常体现了一介书生的家国情怀。
      ⑦父亲朋友众多,喜欢与文友交流写作体会。返回家乡时,住地常常走了一拨人又来了一拨。对找上门的人,即使是素未谋面、刚刚走上文学道路的后辈,他都一一热情接待,尽量给予创作上的指点,给予信心和鼓励。从文学青年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文学写作起步时的影子。父亲主张自立自强,以文章安身立命。他曾说“这些年,我总是玩命地干,把自己干成业务骨干!”
      ⑧亲爱的父亲,“痴”于文和重于情,这是您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也是您给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D

A.第③段中“奶奶常常埋怨他每个月多消耗了一两斤煤油”是采用侧面描写来表现父亲。
B.“父亲”在创作方面的硕果累累与他一向主张“自立自强、以文章安身立命”有关。
C.全文对“父亲”的一生如数家珍、饱含深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运用生动绚丽的语言来叙述,适当穿插了议论和抒情。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父亲的“痴”情 具体表现
对阅读充满热爱之情 父亲自小①
喜爱读书
喜爱读书
,长大后最爱书房
对创作始终充满激情 不间断创作,连临终前还在创作
对家国的情怀 一生关心家乡,②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师友之情 乐于和文友交流,③
给予指点和鼓励
给予指点和鼓励
(3)阅读第⑤段划线句,说说父亲将“做人为上”改为“育人为上”的修改好在哪里?
(4)结合语境,品析句子。
①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以后,父亲更是常常在图书馆里……(品析加点的词)
②父亲每天晚上睡得迟,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还呆在书房里上网,浏览新闻,写文章,边看边思考问题。(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
(5)从文中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D;喜爱读书;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给予指点和鼓励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判断对错)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的心理。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原因是
     
    。八儿看到如此颜色的粥,心里想到的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