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⑤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⑥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注释】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逸,安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B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茂盛的样子 |
B.醉翁之意不在酒 | 意图 |
C.泉香而酒冽 | 清 |
D.树林阴翳 | 遮盖 |
C
C
例句: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足肤皲裂而不知
D.登轼而望之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D
A.[甲]文节选自′《欧阳修全集》。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和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范仲淹、曾巩同属于“唐宋八大家”。
B.[甲]文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以“乐”字贯穿全文,乐中带忧,流露出作者被贬此地愁苦悲凉的心境。
C.[乙]文欧阳修为人正直,治理有方,所到之处政绩斐然,人民生活都很安逸,因而他深受百姓喜爱。
D.欧阳修勤政爱民,[甲][乙]两文中他为官理念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为政宽简的为官理念,[乙]文侧重与民同乐的为官理念。
(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
【答案】B;C;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4 8:0:8组卷:18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