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及人体免疫反应特征研制新冠疫苗,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击病毒扩散。图1为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后的增殖示意图,图2为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细胞释放出病毒的(+) RNA,在宿主细胞中经 翻译翻译合成病毒的RNA聚合酶。
(2)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按照 碱基互补配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随后大量合成新的(+)RNA,再以这些RNA为模板,分别在 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大量合成病毒的N蛋白和S、M、E蛋白。
(3)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时,先大量培养表达 S蛋白S蛋白 的细胞,再接入新冠病毒扩大培养,灭活处理后制备疫苗。细胞培养时常需通入CO2,其作用是 维持培养液的pH维持培养液的pH。
(4)制备S蛋白的mRNA疫苗时,体外制备的mRNA常用脂质分子包裹后才用于接种原因之一是人体血液和组织中广泛存在 RNA水解酶RNA水解酶,极易将裸露的mRNA水解;二是外源mRNA分子不易进入人体细胞产生抗原。
(5)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人体内识别到S蛋白的B细胞,经过增殖和分化,形成的 浆浆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特异性识别 S蛋白(抗原)S蛋白(抗原)的IgM和IgG抗体(见图2),形成的 记忆记忆细胞等再次接触到S蛋白时,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6)有些疫苗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据图2分析进行二次接种的意义是 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答案】翻译;碱基互补配对;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S蛋白;维持培养液的pH;RNA水解酶;浆;S蛋白(抗原);记忆;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14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如图为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示意图,图中①~⑤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能发生碱基U-A或A-U配对的过程有
(2)tRNA由特定的DNA通过
(3)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有损失的现象,原因是
(4)某基因经②③过程产生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亮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根据此序列及密码子表,甲、乙两位同学推导出的该基因的碱基排列序却不一样,原因是发布:2025/1/3 8:0:1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3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7 -
3.图甲表示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图示,请回答:
(1)DNA的基本骨架是由
(2)图甲中:①所需要的酶为
(3)图甲过程③属于基因表达的
(4)烟草花叶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有发布:2025/1/15 8:0:2组卷:10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