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构建法治社会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目标。对于影响法治建设进程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在这之中,关于培养公民法治观念的问题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普法小组的成员搜集了相关法律条文和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公民不得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
新闻一: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自己在江苏南京的地铁上,因手机外放声音而收到“罚单”引发关注。南京地铁随后回应称,相关情况属实。
新闻二:丁某因不满拆迁补偿协议,欲获得更多的拆迁补偿。于是在政府门口,拉带有侮辱性语句攻击党政干部的横幅,希望通过这种极端的上访方式来满足自身诉求。派出所将涉嫌扰乱单位秩序的丁某依法行政拘留7日。
(1)请结合上述法律条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公民行为不合理的原因。
(2)请举例说明青少年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如何做到权利义务相统一?(例子要具体可行)
【答案】(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上访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地铁上外放声音会影响地铁工作秩序和交通秩序,扰乱公共秩序,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可以采用其他合法方式,公民不满意补偿协议,可以和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任进行协商、直接对话等。
(2)青少年上初中接受教育就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青少年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要好好学习;青少年有言论自由,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不能发表有破坏国家安全稳定的言论,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义务。
(2)青少年上初中接受教育就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青少年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要好好学习;青少年有言论自由,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不能发表有破坏国家安全稳定的言论,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义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9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王爱兵一家是奋斗的一家。王爱兵通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看了征兵宣传片后,他便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他的爸爸退役后成为一名预备役军人,与参加民兵组织的妈妈共同开了一家公司,被评为依法纳税光荣户。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概括出( )
发布:2024/12/28 0:30:2组卷:116引用:5难度:0.8 -
2.如图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图,以下选项能与图中阴影一致的是( )
①王强农业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创业
②同学们在校收看“天空课堂”授课直播
③2021年,民营企业家赵其来纳税超1000万元
④淮安市政府十大民心工程,有一半是来自网民的意见发布:2024/12/28 3:0:1组卷:7引用:2难度:0.6 -
3.梅皓从小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他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就被税务部门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1)梅皓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又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2)看了梅皓的经历,请你说说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发布:2024/12/28 0:30:2组卷:53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