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回答问题。
      标点,古称句读,是读书时用来断句的工具。古书不标点,同一段文字,断句不同,含义就          。《韩非子》中记载,古代有个一个精通音乐的人叫夔,尧任命他做乐官。哀公问孔子:“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答道:“夔有一足,非一足也。”意思是有夔一人就足够了,并非夔只有一只脚。我国古籍中这类例子          ,即便在经书中亦屡见不鲜。经书出现歧义,这在古人看来          ,所以提出读经必先审句读的观点。古书最早不加标点,但古代还是有标点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标点符号的萌芽——甲骨文和金文中用来划分层次的双短横号。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使标点符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出土的汉简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书简使用的标点符号多达六种。至宋代,随着活字印刷术代替刀刻手抄,书籍有许多复本,复本既多,读书人便可边读边点,给书          加上标点。《宋史•何基传》记载:“凡所读无不加标点,文显意明。”“标点”一词,始见于此。至明清,高邮王氏刻本《广雅疏证》《经传释词》等,都加有句读符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D
D

A.大相径庭 数不胜数 非同小可 自始至终
B.南辕北辙 数不胜数 非比寻常 从头到尾
C.南辕北辙 不胜枚举 非比寻常 自始至终
D.大相径庭 不胜枚举 非同小可 从头到尾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B
B

A.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C.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D.一个小姐,或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D

A.到了汉代,读书和注书的需要,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B.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读书人,让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C.到了汉代,读书人因为需要读书和注书,所以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D.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藻类有可能成为高价值生物燃料的可持续来源。①         藻类为了节省能量,会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和分裂功能,以淀粉和三酰基甘油的形式存储能量,而三酰基甘油刚好是生物燃料的原料;当压力解除后,藻类退出休眠状态②         ,开始消耗能量储备。用藻类制造生物燃料的困境是:③         但生长发育不良;无压力的藻类不能产生足够的三酰基甘油。

【答案】D;B;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       ,“偏毫厘不敢安”的____,“千万锤成一器”的单越追求……全国劳动模范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托起一流的产业。如此一流的技艺,源自从99%到99.99%的极致追求,源自从一天到一生的心无旁骜,___着沉潜专注背后的钻劲和匠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精雕细刻的理念,终要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号”潜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 ……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______,离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锋起舞的身影。

    发布:2025/1/1 3:30:1组卷:24引用:4难度:0.7
  • 2.依次填入画横线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          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作品。
    (2)清晨,散步在桃花湖畔,阵阵          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发布:2025/1/3 1:0:5组卷:3引用:0难度:0.8
  • 3.依次填入画横线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          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作品。
    (2)清晨,散步在桃花湖畔,阵阵          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发布:2025/1/3 1:0:5组卷:4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