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
(1)如图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实(选填“实”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大,此时像会远离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所示。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DD。
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物距/m | 10.00 | 5.00 | 2.00 | 1.00 | 0.50 | 0.10 | 0.05 |
像距/cm | 0.500 | 0.501 | 0.502 | 0.503 | 0.505 | 0.526 | 0.556 |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
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实;变大;远离;D;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72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选填“大”或“小”)些。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烛焰的像亮度将 。
(4)小明近日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近视,成像示意图为图 (选填“乙”或“丙”),近视眼可以使用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发布:2025/9/30 16:0:1组卷:181引用:1难度:0.7 -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3)若将蜡烛左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此时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像又会变清晰。
(4)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
(5)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若长时间不操作装置,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将 (选填“逐渐上移”“逐渐下移”或“保持不动”)。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如果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会看到像的完整性和亮度的变化情况是:。发布:2025/9/30 18:30:1组卷:40引用:2难度:0.7 -
3.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通过图1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 cm。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2)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2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是:眼睛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可观察所成的像;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布:2025/9/30 15:0:2组卷:162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