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见证非凡成就  做自信中国人】
材料一: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影响持久而深远。茶在中国种植制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目前有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从制茶技艺在口传身投中实现代际传承,为多民族实践所共享和珍视,将茶叶作为“使者”,通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以茶为媒,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
(1)上述材料传递出哪些信息?
材料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从民情直通车、民主听证会、民主议政会到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协商汉事室”,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人民群众围绕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发表意见建议,进行广泛协商,利益得到协调,矛盾有效化解,许多好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国家政策和法律制度。鲜活生动的人民民主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2)从鲜活生动的人民民主实践中,你感悟到什么?
材料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2022年以来,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援助法、监察官法、民事诉讼法,以“新成员”的身份“入驻”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3)怎样才能破解“法之必行”的难题?

【答案】(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④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⑤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2)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⑤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3)①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②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③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④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⑤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⑥加强法治与德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引用:3难度:0.4
相似题
  • 1.近期,我市有不少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身边多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投放亭。然而,许多垃圾分类投放亭却成了摆设……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观点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完美推进垃圾分类。
    观点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

    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5引用:5难度:0.2
  • 2.这10来我国制定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实施长江10年禁渔。从中我们感受到(  )

    发布:2024/12/28 0: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3.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材料传递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是(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33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