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会发生反应”进行探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如图1所示。

步骤二:用滴管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刚刚褪去,停止滴加。
步骤三:取适量烧杯中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得到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
(1)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便于观察反应的进程或通过酚酞试剂颜色的变化可以指示中和反应的发生便于观察反应的进程或通过酚酞试剂颜色的变化可以指示中和反应的发生,小明认为实验过程中不宜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可能原因是 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颜色变化不明显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颜色变化不明显。
(2)兴趣小组中有同学认为也可能是滴入的稀盐酸将溶液中的酚酞反应掉,于是他们又取烧杯中的无色溶液,滴加 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红色,消除了该同学的疑惑。
(3)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 向其中一份滴加 CuCl2(CuSO4、Cu(NO3)2等易溶于水的铜盐都可以) CuCl2(CuSO4、Cu(NO3)2等易溶于水的铜盐都可以) 溶液,振荡、静置 |
无蓝色沉淀生成 | 白色固体不是NaOH |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 出现白色沉淀 | 白色固体是NaCl |
NaOH+HCl=NaCl+H2O
NaOH+HCl=NaCl+H2O
。(4)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兴趣小组用电导率传感器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

【分析与讨论】
①OM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由于每反应1个OH-就会有1个C1-增加,因此离子数目不变,但溶液体积增大,使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所以溶液电导率降低,曲线下降(合理即可)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由于每反应1个OH-就会有1个C1-增加,因此离子数目不变,但溶液体积增大,使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所以溶液电导率降低,曲线下降(合理即可)
。②上述图2中的反应在
M
M
点停止。③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
大于
大于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答案】便于观察反应的进程或通过酚酞试剂颜色的变化可以指示中和反应的发生;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颜色变化不明显;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红色;CuCl2(CuSO4、Cu(NO3)2等易溶于水的铜盐都可以);NaOH+HCl=NaCl+H2O;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由于每反应1个OH-就会有1个C1-增加,因此离子数目不变,但溶液体积增大,使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所以溶液电导率降低,曲线下降(合理即可);M;大于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5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做酸碱中和实验,采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为(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68引用:3难度:0.9 -
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70引用:3难度:0.6 -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 铜丝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发布:2024/12/25 17:30:2组卷:4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