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
材料一: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各地学校以此为契机,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的教育,让同学们懂得处处注重安全的重要性。
材料二:2019年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设立了未成年人检察厅,实现了未成年人保护在司法领域改革突破,进一步夯实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基石。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种保护?
材料三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条文从72条增至132条。新增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章,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监护人监护不力、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材料四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与法律同行。
(3)法律的尊严无人能撼,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公民依法办事,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答案】(1)材料一体现了学校保护,材料二体现了司法保护。
(2)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等。③如果不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将会影响社会和谐。④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3)依法办事,首先要树立法治意识;其次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再次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等。③如果不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将会影响社会和谐。④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3)依法办事,首先要树立法治意识;其次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再次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