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国藩说:“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毕淑敏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往事不可追,今日莫相负
      我以为,成长的定义便是:以过去的一个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代价,去交换一次又一次扬起头的勇敢面对。
      你曾笃定地认为,你的朋友会像阿拉丁神灯中的神仙一样,你擦擦灯,他们就会即刻出现;但现实告诉你,你的生活中总会有无以分担的孤独。你曾单纯地相信,你会坐着南瓜车,穿着水晶鞋去见你的白马王子;但事实上,白马上的也许是唐僧,或者是别人的王子。你以为你有阿拉伯的飞毯,可以带你纵横时空;但现实中的你总会被无数琐碎羁绊脚步,无法脱身。成长中总会伴随着种种幻想的流失,陨落与瓦解。甚至可以说,这种丧失充当了成长流程中的大部分组成。伤痛既然无法避免,那你究竟选择如何处之?是死守着幻想,要做永远的彼得潘吗?你捂住耳朵,不想听俗事的喧嚣:你蒙上眼睛,不愿面对纷扰的人群;你把自己关进粉红的一帘幽梦,以为这样就可以躲开激烈的竞争。但红尘万丈你逃不了,生存压力你卸不掉。你不去与他人竞争,世界照样会把你拿来与别人比较。于是“我不想,不想长大”的呓语变得愈发幼稚可笑,“回到过去,回归无忧”的奢望愈发显示出你的懦弱无知。
      既然依恋过去于事无补,那就不妨睁大眼睛看清楚这个需要你走入、接纳的社会;既然失去的北欧神话已无法召回,就不妨抬起笔,书写自己创造的奇迹。往事既已不可追,就千万别在怯弱中抛掷了今日。跪着乞求的小孩子,我要你站起来,去勇敢拼搏!
      承认你是贫穷的。你唤不回昨天,猜不到明天,你只拥有今天。但要相信,你同时是富有的,因为你手上还有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今天。及时从沉溺中脱身而出,尽快完成由认清,到面对,再到勇敢生活的过程,这无疑会使你尽快适应既定的生活,真正地走进角色。不去想那些你做不到的,去做那些你应该做的事情。你会发现一个个今天充实、美好而熠熠生辉。你会发现,尽管你有所失去,但你却用自己崭新的成长完成了另一种完全。
      不可追的昨天,就让它无声流走。不可负的今日,让我们勇敢面对,真正把握。我们不能永远活在童话中,我们却可以书写自己的神话。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3 3:0:1组卷:5引用:5难度:0.5
相似题
  • 1.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发布:2025/1/3 8:30:2组卷:2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读以上材料,你有何启迪?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

    发布:2025/1/3 9:0:2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9月21日,一则消息震撼全网。四川泸定地震中失联17天的甘宇在人们的不懈寻找下、终于获救!
          甘宇是国有大型水电站的一名技术员,地震中,他冒险拉闸泄洪、排险救人而被困山林,身陷绝境中,甚至要靠喝尿液来维持生命、此时甘宇不知道,一场围绕他而展开的搜救活动正在进行中,从政府到民间,从怀抱希望的亲人、专业敬业的救援队员到熟悉环境的村民……,无数人自发自愿,前赴后继,冒着余震、落石,走过断道、悬崖,抱着不放弃的信念,搜救不停止;年近60的普通村民倪太高在山里独自找寻两天,最终找到了他之前并不认识的甘宇。
          人们感动于好人甘宇的坚强和自救,感动于生命的韧性;更感动于众多普通人的善意接力——正是他们,才创造了这个守望相助的生命奇迹。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发布:2025/1/3 9: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