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19年8月27日,河南省南乐县公安局在微信公号“平安南乐”发布通报称,有人编造“金钱豹在某村玉米地附近出没”的短视频,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
网络技术飞跃带来谣言的加速传播,然而也提供了有效甄别谣言的可能性:假如你对某一则信息有所怀疑,就到最为开放的搜索引擎上去搜索;倘若有些信息搜不到,那就去知乎、果壳发问,网民UGC(用户原创内容)的自发性参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你解惑。其次,还应该让造谣者付出代价。正如新闻中的造谣者被行拘一样,我们看到起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对造谣者“零容忍”。这显然是一种警示。
在口口相传的古代,查证谁是造谣者或许不容易,但在今天的社会化媒体时代,已非难事。造谣者必须认识到,造谣一旦逾越了底线,必将自食其果。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答案】(1)示例:造谣者必自食其果。
(2)从遵守网络规则的角度,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不良信息。
从善用新媒体的角度,我们要正确利用媒体资源,提高自己的媒体批判能力和媒体素养,要养成积极的媒体批判能力,具备必要的辨析能力、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
从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角度,公民要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滥用言论自是法律不允许的,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从遵守网络规则的角度,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不良信息。
从善用新媒体的角度,我们要正确利用媒体资源,提高自己的媒体批判能力和媒体素养,要养成积极的媒体批判能力,具备必要的辨析能力、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
从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角度,公民要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滥用言论自是法律不允许的,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2难度:0.2
相似题
-
1.央视反诈骗公益广告“我根本不在乎是不是你的血汗钱,我在乎的只是你的钱”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2019年上半年,山东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4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74名。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应该( )
①拒绝网络交往,老死不相往来
②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③提高辨别能力,抵制不良信息
④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网络规则发布:2024/12/28 0:30:2组卷:22引用:4难度:0.7 -
2.2021年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京举行,大会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作为青少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播网络正能量。下列做法符合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 )
①依法上网,做政策法规的制定者
②文明上网,做文明新风的传播者
③安全上网,做打击犯罪的执法者
④理性上网,做社会责任的践行者发布:2024/12/28 0:0:1组卷:14引用:2难度:0.7 -
3.在网络上,我们是自由的,不用遵守规则。
发布:2024/12/28 2:0:1组卷:14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