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如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不漏气不漏气(漏气/不漏气);
(2)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此时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 大于大于(大于/小于/等于)右边压强;调节的方法是:B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一杯为水,一杯为盐水),如图(b)和(c)所示,他发现图(c)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c)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不可靠的不可靠的(可靠的/不可靠的);理由:未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未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4)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 号 |
液体 | 深度h(mm) | 压强计 | ||
左液面(mm) | 右液面(mm) | 液面高度差(mm) | |||
1 | 水 | 30 | 186 | 214 | 28 |
2 | 60 | 171 | 229 | 58 | |
3 | 90 | 158 | 242 | 84 | |
4 | 盐水 | 90 | 154 | 246 | 92 |
300
300
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 280
280
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答:金属盒橡皮膜也要产生压强
金属盒橡皮膜也要产生压强
。【答案】不漏气;大于;B;不可靠的;未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300;280;金属盒橡皮膜也要产生压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 8:0:2组卷:115引用:2难度:0.1
相似题
-
1.一实验小组进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压强计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 反映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方法 (填序号)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3)实验结束后,实验小组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相平,他们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选择题中合适的物理量和ρ水表示)。发布:2024/8/3 8:0:9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2.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小明在对液体压强计作如图(甲)所示的检查时发现,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U形管中的液体始终不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2)处理完(1)中故障后,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这种现象说明:U形管 (填“左”或“右”)支管中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图(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中的杯子里盛的是盐水。同组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发布:2024/7/14 8:0:9组卷:111引用:1难度:0.5 -
3.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液体压强计来区分清水和盐水,他进行如下的操作:
(1)在检查仪器时,他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如图(b)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该同学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如图(c)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他判定乙杯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可靠/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 。发布:2024/7/12 8:0:9组卷:0引用:0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