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成该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电荷数决定.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证明反应是离子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过程与记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mL1mol•L-1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加1mol•L-1的H2SO4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 | (1) 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最后褪色;小灯泡由明亮逐渐变暗,熄灭后又逐渐明亮;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最后褪色;小灯泡由明亮逐渐变暗,熄灭后又逐渐明亮;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填写支持实验结论的证据) |
(2)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 SO 2 - 4 Ba2++2OH-+2H++ .SO 2 - 4 |
(3)已知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Na+、H+和
SO
2
-
4
①曲线a表示
C
C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c表示 E
E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填序号)A.Na+
B.Ba2+
C.
SO
2
-
4
D.H+
E.OH-
②加入Ba(OH)2溶液体积大于50mL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BaSO4↓
SO
2
-
4
Ba2++=BaSO4↓
.SO
2
-
4
(4)已知:PbSO4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醋酸氨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试从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角度分析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
PbSO4溶于醋酸氨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CH3COO)2Pb
PbSO4溶于醋酸氨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CH3COO)2Pb
.【答案】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最后褪色;小灯泡由明亮逐渐变暗,熄灭后又逐渐明亮;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a2++2OH-+2H++=BaSO4↓+2H2O;C;E;Ba2++=BaSO4↓;PbSO4溶于醋酸氨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CH3COO)2Pb
SO
2
-
4
SO
2
-
4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图1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当通过滴定管逐渐加入X溶液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滴加X溶液至图2中M点时,灯泡几乎熄灭,X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
A.HCl
B.H2SO4
C.MgSO4
D.NaHCO3
(2)下列关于图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2中M点之前溶液的导电性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B.图2中最低点导电性约为零,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图2中M点之后溶液导电性增强是因为X与Ba(OH)2反应生成了电解质
(3)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恰好完全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4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2引用:1难度:0.6 -
2.由氢气和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充分反应后,通入100mL1mol/LNaOH溶液中,溶液中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图甲)和溶液的导电性(图乙)随着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1)图甲曲线表示溶液中
(2)对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时,发现当通入的光照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体积大于V1时,随着混合气体的通入,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引起导电性增强的主要正负离子是
(3)当图甲中n=0.01mol时,则光照前的混合气体中H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3引用:1难度:0.7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1/15 8:0:2组卷:14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