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甲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

(1)小孔成的像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直线传播(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解释。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的大小变小变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则月球的直径约为3.458×1033.458×103km。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答案】直线传播;变小;3.458×103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观点,如: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人在照镜子时所成的像的大小与人和镜子之间的距离成“近大远小”的关系,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针对以上四个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8 12:30:2组卷:58引用:3难度:0.5 -
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则( )
发布:2024/12/20 18:0:1组卷:208引用:6难度:0.5 -
3.把一张带三角形孔(边长约5毫米)的硬纸片置于太阳光下时,在纸片下的地面上看到的光斑形状( )
发布:2024/12/20 5:0:2组卷:4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