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下列图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①所示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长颈漏斗。
(2)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发生装置选择 AA装置(填序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 DD(从D~F中选择)装置。
(3)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将长颈漏斗的末端伸入液面以下将长颈漏斗的末端伸入液面以下,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4)利用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木条放在 bb(填“a”或“b”)处。
(二)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很多,根据所示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5)图甲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6)图乙装置的优点是 使测定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使测定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7)经同学交流,一致认为图丙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 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水不能倒流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水不能倒流。
(8)用图丁进行实验,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充分冷却后,活塞停留在刻度 88处。
加热
加热
点燃
点燃
【答案】长颈漏斗;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D;将长颈漏斗的末端伸入液面以下;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使测定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水不能倒流;8
加热
点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8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容积大约120mL)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足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体积约为
(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左运动,原因
(3)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哪种气体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发布:2024/10/17 5:0:1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0/19 6:0:3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3.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如传感技术可以使实验更加直观准确。请回答以下实验中有关问题。
【实验一】研究主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用图-1装置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
(2)已知:2Cu+O22CuO。图-2实验中,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
(3)图-2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190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60mL刻度处,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位于10mL刻度处(实验前后气球都是瘪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图-1实验的原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图-1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其中X曲线表示的是
②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3中DE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实验二】研究主题:用滤纸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时,适合的酒精溶液的浓度范围大致是多少?
【已知】①酒精溶液的浓度=×100%;酒精的质量酒精的质量+水的质量
②滤纸的着火点约为130℃;
③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8g/mL,水的密度为1.0g/mL。
【实验步骤】按下表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泡滤纸,加热,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酒精燃烧时滤纸的温度,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4所示的曲线。实验编号 无水酒精体积/mL 水体积/mL 1 10 5 2 10 10 3 10 15 4 10 20 5 10 30
(2)实验①在接近20s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3)实验③大约在
【实验结论】
(4)根据图-4分析,用滤纸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为确保实验成功,所用酒精溶液的浓度范围大致是28.6%≤ω≤
【反思提高】
(5)实验⑤的曲线与其他4个实验的曲线比较后,你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6)用实验②的酒精溶液实验时,将滤纸紧紧揉成一团,最后滤纸被烧成灰烬,所以用浓度较大的酒精溶液成功完成“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应该发布:2024/10/19 9:0:1组卷:6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