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BPA)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系统失衡和紊乱。漆酶是一类蓝色胞外含铜多酚氧化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产生红褐色物质,能有效降解BPA,广泛分布于白腐真菌中。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筛选和分离出高产漆酶的菌株,构建高效的BPA处理方法,实验思路。
(1)培养基的配制:
PDA培养基:土豆20%+葡萄糖20%+琼脂2%+水:
G-PDA培养基:PDA培养基+0.04%愈创木酚+100μg/mL氨苄青霉素;
(2)菌种的分离:
采集林下土样加入 无菌水无菌水制成土壤悬液,利用 涂布分离涂布分离法接种于G-PDA培养基平板上,将其 倒置倒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隔24h观察 变色圈大小、颜色深浅、显色时间变色圈大小、颜色深浅、显色时间等指标来衡量产漆酶的能力。
(3)粗酶液的制备:
将分离出的菌株接种于液体产酶培养基中,30℃恒温振荡培养7d,培养液经离心后取 上清液上清液作为粗酶液。漆酶的产量受发酵液初始pH、培养温度 碳源的种类和浓度、氮源的种类和浓度、Cu2+浓度、培养时间碳源的种类和浓度、氮源的种类和浓度、Cu2+浓度、培养时间 (至少两点)因素的影响。
(4)酶的应用:
游离的漆酶的催化活性易受环境因素等影响,且难 重复使用重复使用,利 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技术,可显著增强漆酶的利用率和对废水中BPA的去除效益。
(二)自然界中只有极少数原核微生物能固氮,而大多数农作物不具备固氮能力,近些年来人们尝试通过植物细胞工程的两条途径来培养固氮植株。
(1)途径一:
①获得目的基因:若固氮基因片段是已知的,可用 PCR (扩增)PCR (扩增)或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方法获得。
②形成重组DNA分子并导入受体细胞:将固氮基因与载体DNA连接在-起,常选用 Ti质粒Ti质粒作为该基因的载体使用,之后把形成的重组DNA分子导入植物细胞:
③筛选与表达:若受体细胞转入 无氮(源)无氮(源)培养基中仍能继续生长发育,说明固氮基因已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④植物组织培养:分离上述成功表达固氮基因的单个植物细胞,经过培养基中成分诱导,可发生类似受精卵经过卵裂、分化、器官发生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而发育成胚的过程,之后培养获得具有固氮能力试管苗.
(2)途径二:将植物细胞 纤维素酶和果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得到的原生质体与去壁后的固氮菌进行 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再通过培养获得具有固氮能力的试管苗。
(3)上述两条途径获得的试管苗数量不够,需在初代培养后连续数代扩大繁殖,继代培养继代培养过程。
【答案】无菌水;涂布分离;倒置;变色圈大小、颜色深浅、显色时间;上清液;碳源的种类和浓度、氮源的种类和浓度、Cu2+浓度、培养时间;重复使用;固定化酶;PCR (扩增);化学合成;Ti质粒;无氮(源);器官发生;纤维素酶和果胶;细胞融合;继代培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培养技术中的操作,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45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生产谷氨酸需将pH调至酸性
②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
③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及菌体本身
④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农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⑤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⑥可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⑦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发布:2024/12/30 22:0:1组卷:12引用:6难度:0.7 -
3.γ-氨基丁莜(GABA)是有助于睡眠、祛毒和醒酒等作用的水溶性氨基酸。如图是腐乳在前发酵和腌制过程中GAB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1 3:0:2组卷: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