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

(1)图Ⅰ为书本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P+O2点燃P2O5P+O2点燃P2O5,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
②若实验过程中,没有降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则最终测得数据会 偏小偏小(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2)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对书本实验进行改进,利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进行实验,其反应原理为:Na2S4+O2+H2O→S+NaOH(S和NaOH均为固体,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实验设计如图Ⅱ。实验步骤如下:
a.取足量的四硫化钠(Na2S4)固体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迅速塞紧橡胶塞,再充分振荡;
b.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
c.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取下橡胶塞,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d.当管内液面稳定时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
①步骤a中进行充分振荡的目的是 增大四硫化钠与氧气、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增大四硫化钠与氧气、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h1-h2h1×100%h1-h2h1×100%(用含h1和h2的公式表示)。
(3)图Ⅲ实验中,小组成员利用传感器记录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及集气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已知实验过程中红磷量充足)。
①从以上数据分析,最终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的依据是 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不为零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不为零;
②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则集气瓶内压强先变大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放热,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变大红磷燃烧放热,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变大。
点燃
点燃
h
1
-
h
2
h
1
×
100
%
h
1
-
h
2
h
1
×
100
%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答案】P+O2P2O5;化合反应;偏小;增大四硫化钠与氧气、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不为零;红磷燃烧放热,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变大
点燃
h
1
-
h
2
h
1
×
100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6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1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图2是集气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5 11:30:2组卷:1085引用:3难度:0.7 -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待镁条完全燃烧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发现问题】氮气是如何减少的?
【做出猜想】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C+2MgO,该反应所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点燃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出一条即可)
(4)24g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生成多少克氧化镁?发布:2024/11/18 8:0:1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3.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2)甲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果实验失败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
(3)乙同学:想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做实验,老师告诉他这种方法不是较好的方法,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非常剧烈,镁既可以和氧气反应,也可以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请写出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文字表达式:
(4)丙同学:打算用铁丝替代红磷,实验能否成功?请说明理由。
(5)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是发布:2024/11/7 8:0:2组卷:1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