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意蕴极其丰美,叶朗教授认为,《红楼梦》的意蕴大致可以分析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红搂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是它的悲剧性。《红楼梦》的悲剧性不简单在① ,也并不只在于四大家族衰亡的悲剧,还在于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悲剧。
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从汤显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其核心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追求人性解放。汤显祖讲的“情”一方面和“理”(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相对立,一方面和“法”(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社会习惯)相对立。他认为“情”是人生而有之的人性,它有自己的存在价值,② 。第三个层面,是它处处渗透着作家对整个人生深刻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一是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③ ,而宇宙是无限的。与此相联系的,是人的命运。《红楼梦》中渗透着对人的有限生命和人的命运的最深沉的伤感,它像一声悠长的叹息,使小说弥漫着浓郁的诗意。
(1)下列句子中的括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括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C
A.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草拟了《关于职高语文教材编写的思考与设想》(以下简称《思考与设想》)。
B.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C.中国哲学中的“空”不是“万境归空(空白虚无)”,而是“空(万物的源泉)纳万境”。
D.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2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下面选项中括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7/30 8:0:9组卷:46引用:1难度:0.5 -
2.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ㅤㅤ《红楼梦》意蕴极其丰美,叶朗教授认为,《红楼梦》的意蕴大致可以分析为三个层面。
ㅤㅤ第一个层面,是《红搂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是它的悲剧性。《红楼梦》的悲剧性不简单在① ,也并不只在于四大家族衰亡的悲剧,还在于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悲剧。
ㅤㅤ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从汤显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其核心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追求人性解放。汤显祖讲的“情”一方面和“理”(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相对立,一方面和“法”(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社会习惯)相对立。他认为“情”是人生而有之的人性,它有自己的存在价值,② 。
ㅤㅤ第三个层面,是它处处渗透着作家对整个人生深刻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一是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③ ,而宇宙是无限的。与此相联系的,是人的命运。《红楼梦》中渗透着对人的有限生命和人的命运的最深沉的伤感,它像一声悠长的叹息,使小说弥漫着浓郁的诗意。
(1)下列句子中的括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括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中的“空”不是“万境归空(空白虚无)”,而是“空(万物的源泉)纳万境。”
B.曹雪芹的世界观(体现在贾宝玉身上)是把“有情之天下”作为人生的终极意义。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热烈鼓掌)
D.他用稚嫩的笔体写下:《红楼梦》真是一部“千红一枯(窟)”的伟大悲剧。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发布:2024/7/31 8:0:9组卷:20引用:6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艺术创作中,①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就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
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② ,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③ :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1)下列句子中的括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括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刽子手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B.(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C.(三)这个体系以木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D.元丰二年,苏轼被贬为黄州(没有任何实权的)团练副使。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发布:2024/8/15 0:0:1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