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运用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成功培育出水稻新品种“巨型稻”。“巨型稻”下有更大的空间,有利于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动物的生活。这些动物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它们产生的粪便又成了水稻的养料,提高了水稻产量。如图是“巨型稻”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巨型稻”的培育成功主要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 遗传(基因)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2)划线句体现了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 消费者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
(3)动物产生的粪便由图中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成为水稻的养料。图中能释放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有[b、d、gb、d、g]。
(4)与常规的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巨型稻”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好,这是因为 动植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动植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答案】遗传(基因);消费者;物质循环;土壤中的微生物;b、d、g;动植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2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