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韩昭侯醉酒而寝,掌管衣服的“典衣者”没有动静,而掌管帽子的“典帽者”担心韩昭侯着凉给他加盖上衣服。韩昭侯醒来后问明情况,以失职之罪杀了典衣,以越权之罪杀了典冠。
材料二:
国内某中学,课间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虽然没有其他人,但是两名学生还是主动到校长室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了。校长表扬了两名学生,并认为他们认错态度极好,不要其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始于规则,归于道德
韩昭侯坚持处罚典衣和典冠,因为他们不论是失职还是越权,都违反了规则,不利于人主加以统治;而校长面对学生的错误,却赞扬他们的认错态度,因为在他心里,规则只是为了培养人的道德而服务的。而我认为,不论是为人还是治世,都要始于规则,归于道德。
胡适先生强调规则的作用,他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国家。”很多人不以为然,“肮脏”“伪君子”之类的字眼,未免刺痛素以“道德之邦”自诩的国人。其实,胡适并未否定道德的价值,相反,他认为,规则与道德,不是此消彼长,更不是冰炭难容。一个干净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始于规则,而归于道德的。
一个合格的人,一个有序的社会,始于规则。
林肯说:“规则是显露的道德。”规则,并非是冰冷缺乏温度的,并非是要将人物化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点、一粒棋,以求整齐划一。规则本身,旨在引导美德回归。你看,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礼让、先来后到要排队……一切井然有序。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在害怕处罚、曝光的戒惧心理下,人们知耻明理,学会谦让,尊重生命,敬畏公平与正义……公序的背后,其实是人民良俗、善念、美德的外化。反之,如果不讲规则,社会必将处于失序状态。
当假冒伪劣商品危害民众健康,无理取闹的乘客干扰、殴打司机,名胜古迹被“到此一游”时,我们就需要刚性的规则、硬性的法令,使其成为达摩克利斯利剑,高悬于我们的头顶,也如公平而肃穆的目光,逼视我们的一言一行。当我们试图打开欲望、邪念的潘多拉魔盒时,利刃寒光四射,令我们望而却步。如果对此不讲规则,一味呼吁“流淌道德的血液”,无疑是与虎谋皮。因此,一个成熟理智的社会、国家,首先应该信奉规则和法律。让耳熟能详的规则,让镌刻在大理石上的法典,成为高尚者的通行证,成为卑鄙者的墓志铭。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和谐的社会,归于道德。
今天,我们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知荣辱,明大德,以崇德向善,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诚然,无论古今,都需要国之法令典章,来保驾护航,使“道德”不至于成为堂皇之言,沦为道德家的画皮,而胡适先生说的“伪君子遍地”之虞,也将不复有。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同理,在讲规则基础上讲道德,使人们从行为上的遵守公共秩序,到在内心里种篱修菊,那么社会必将是美好的人间。
始于规则,归于道德。法以规范公序,德以培育文明。但愿我们以规则约之以行,进而让道德内化于心,从他律上升为自律,那么美好和谐的现代社会,也将来临!
韩昭侯坚持处罚典衣和典冠,因为他们不论是失职还是越权,都违反了规则,不利于人主加以统治;而校长面对学生的错误,却赞扬他们的认错态度,因为在他心里,规则只是为了培养人的道德而服务的。而我认为,不论是为人还是治世,都要始于规则,归于道德。
胡适先生强调规则的作用,他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国家。”很多人不以为然,“肮脏”“伪君子”之类的字眼,未免刺痛素以“道德之邦”自诩的国人。其实,胡适并未否定道德的价值,相反,他认为,规则与道德,不是此消彼长,更不是冰炭难容。一个干净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始于规则,而归于道德的。
一个合格的人,一个有序的社会,始于规则。
林肯说:“规则是显露的道德。”规则,并非是冰冷缺乏温度的,并非是要将人物化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点、一粒棋,以求整齐划一。规则本身,旨在引导美德回归。你看,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礼让、先来后到要排队……一切井然有序。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在害怕处罚、曝光的戒惧心理下,人们知耻明理,学会谦让,尊重生命,敬畏公平与正义……公序的背后,其实是人民良俗、善念、美德的外化。反之,如果不讲规则,社会必将处于失序状态。
当假冒伪劣商品危害民众健康,无理取闹的乘客干扰、殴打司机,名胜古迹被“到此一游”时,我们就需要刚性的规则、硬性的法令,使其成为达摩克利斯利剑,高悬于我们的头顶,也如公平而肃穆的目光,逼视我们的一言一行。当我们试图打开欲望、邪念的潘多拉魔盒时,利刃寒光四射,令我们望而却步。如果对此不讲规则,一味呼吁“流淌道德的血液”,无疑是与虎谋皮。因此,一个成熟理智的社会、国家,首先应该信奉规则和法律。让耳熟能详的规则,让镌刻在大理石上的法典,成为高尚者的通行证,成为卑鄙者的墓志铭。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和谐的社会,归于道德。
今天,我们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知荣辱,明大德,以崇德向善,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诚然,无论古今,都需要国之法令典章,来保驾护航,使“道德”不至于成为堂皇之言,沦为道德家的画皮,而胡适先生说的“伪君子遍地”之虞,也将不复有。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同理,在讲规则基础上讲道德,使人们从行为上的遵守公共秩序,到在内心里种篱修菊,那么社会必将是美好的人间。
始于规则,归于道德。法以规范公序,德以培育文明。但愿我们以规则约之以行,进而让道德内化于心,从他律上升为自律,那么美好和谐的现代社会,也将来临!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