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①从春到夏,菊花一直蛰伏在季节深处,保持了静默,让天地间所有的娇媚肆意绽放,不嫉妒、不争宠。只等万物箫瑟,秋风送凉,才在秋末初冬时节吐蕊绽放。“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正好合了这时令。
②晨起去郊外漫步,曙色朦胧中,一簇簇亮黄点缀在深秋的草叶间。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一丛丛野菊花在金灿灿地盛开着,似乎在向人们报告着秋天的信息。这明亮崭新的黄色,着实耀亮了我的眼睛。璀璨的油菜花,没有这野菊黄得纯洁;硕大的南瓜花,不如这野菊黄得生动、有灵气。她矮矮的,小脸儿很像微缩的向日葵,一朵密密地挤在一起。像一群朴实可爱的小姑娘,喜乐开心却不张扬,赶早来是这秋日的盛会。我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凑近她们,一股浓郁的香气猛然钻进鼻腔,仿佛一杯浓烈的白酒被一饮而尽,使我醉透了心肺,迷乱了双眼,停驻了脚步。
③无菊不成秋。没有野菊花的秋天,就像没有云彩的天空,必定是个痛苦的缺憾。苍黄的落叶间,荒枯的草丛里,一两丛野菊花悄悄地伸着枝条,不甘落寞地挑起朵朵小花,在深秋的风里旋舞着,升腾着,灿烂了整个郊野,弥漫了整个金秋!这便是秋天的精灵,秋野的眼睛。
④采撷这种野菊花晾晒精选后,或装枕,或泡茶,可以清热、明目、消炎,其功效堪比上好的杭白菊。有时我会丢几颗在水杯里,随着袅袅水气,一股特别芬芳溢出,使人心情怡然……
⑤我喜欢菊花,尤其喜欢这不起眼的野菊花。野菊花生于草木间,守着淡然和清净,完成着从孕育生命,到竞相绽放的跨越。她质朴、平易的独特气质,成为我心中的最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①肆意绽放:文中指其他的花朵由着自己的性子开放。文中指其他的花朵由着自己的性子开放。
②心情怡然:文中指菊花令人心情舒适愉悦。文中指菊花令人心情舒适愉悦。
(2)按照短文内容及行文思路填空。
短文是按照“秋末绽放——颜色鲜艳、样子迷人颜色鲜艳、样子迷人——功效特别——喜爱赞美喜爱赞美”的顺序写的,赞美了野菊花 淡然质朴淡然质朴的品质,表达了作者 对野菊花喜爱对野菊花喜爱的感情。
(3)细读短文,想一想再填空。
短文第①段写其它的花开放用“肆意”绽放,而文末写野葡花用“竞相”绽放,这样写是为了 突出野菊花的淡然突出野菊花的淡然;短文第②段主要写了野菊花的 颜色颜色、样子和姿态、香气香气,作者把野菊花比作“小姑娘”,表现野菊花 朴实、不张扬朴实、不张扬的性格特点:第③段作者称赞野菊花是“秋天的精灵秋天的精灵、秋野的眼睛秋野的眼睛”(短文词句);第④段主要写了野菊花可以 清热、明目、消炎清热、明目、消炎的功效;短文末尾与开头相互 照应照应,升华主题。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或赞美)菊花的诗句?请你写两句。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答案】文中指其他的花朵由着自己的性子开放。;文中指菊花令人心情舒适愉悦。;颜色鲜艳、样子迷人;喜爱赞美;淡然质朴;对野菊花喜爱;突出野菊花的淡然;颜色;香气;朴实、不张扬;秋天的精灵;秋野的眼睛;清热、明目、消炎;照应;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芭 蕉 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的茎高达三四米,不分枝,丛生。芭蕉叶大,呈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芭蕉叶的表面呈深绿色,有着对称而又细密、匀称的纹路,光滑得如同打了一层蜡,叶背呈浅绿色,略有粗糙感。入夏,芭蕉的叶丛中便会抽出淡黄色的大花。
芭蕉的生命力很强。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古以来,芭蕉就以孤独忧愁的形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她借芭蕉这一意象,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诉了出来。
芭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芭蕉根捣烂涂抹患处,对消除肿毒有很好的疗效。芭蕉的用途可真大呀!
我欣赏芭蕉那颀长秀美的身姿,欣赏它那素淡可爱的黄花,更佩服它那种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
(有删改)(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春天的意味正浓。
②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3)这篇短文主要从
(4)为了强化读者对芭蕉的认识,作者还引用了著名女词人
(5)作者为什么会欣赏芭蕉?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发布:2025/3/13 9:30:1组卷:8引用:1难度:0.3 -
2.草原情 还清楚地记得我初见草原时的那一份惊喜和感动,竟有一种涤荡心灵的感触,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广袤无垠。
盛夏的草原,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无穷无尽地向远方延伸,和天边连成一片。一座座蒙古包,宛如海洋中的点点白帆。草儿青青,一碧千里,悠闲自在的牛羊在草地上流动;天蓝欲滴,白云飘荡,一缕缕野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置身其中,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世外的神圣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但充满诱惑力的,却是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宽厚和那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篝火聚会,真正地让我体验到了那浓郁的民族风情。欢腾的草原上飘着悠扬豪迈的歌声,马头琴的旋律在草原上回荡。身着民族服装的蒙古族人民跳着优美的安代舞,强健的摔跤手表演着蒙古式摔跤。更有精湛的马术和射箭让你叹为观止。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身着他们的服装加入其中,去亲身体验蒙古族的风情,在意趣盎然间,尽情领略着醉人的草原风光,释放着美的激情。
欢腾过后,等待我们的是满桌热气腾腾的手抓肉,银色的酒具盛着浓烈的美酒,悠扬的祝酒歌再次响起: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朋友请你尝一尝:这酒醇正,这活绵厚。让我们心心相印,友情长久……
美酒和歌声点燃激情,热情豪爽的草原人展露着他们宽厚的胸襟!
风光旖旎的大草原,你有着宁净致远的美丽,我爱你!勇敢豪放的草原人,你有着古朴无华的纯真,祝福你!
(1)选择别具一格中“格”的正确解释。①规格,标准 ②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 ③击,打 A.激情点燃 B.惊喜感动 C.意趣盎然
(4)作者对草原的“情”体现在两个方面:作者爱草原,因为
(5)课文《草原》的结尾处老舍引用了一句诗,你还能想到有关草原的诗句有:发布:2025/3/13 10:0:1组卷:5引用:1难度:0.4 -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中国(节选)
方志敏 ①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②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母亲哀痛的哭骂没有?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能怪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③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的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去救呢?我想,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应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也是我们救母亲唯一的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④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万里长城,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了中国民族无比伟大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的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被赶走而离去。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⑤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自信,朋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刻不容缓:
②日新月异:
(2)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明媚 快乐 友爱 智慧 健康 富裕 笑容 欢歌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②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③难道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
(4)文中的“朋友”指的是
(5)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文章第②自然段中接连用了四个“难道”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
A.启发读者深思,唤醒全国的民众。
B.批评全国的民众。
C.吸引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文章第③自然段表达了作者
A.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B.对帝国主义的痛恨。
C.希望人们团结起来,为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的愿望。发布:2025/3/13 10:30:1组卷:16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