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SO2)是引起酸雨酸雨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由22种元素组成;1mol SO2中约含有1.204×10241.204×1024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高原上缺氧”中的“氧”是以游离游离(选填“游离”或“化合”)态存在。
(3)通常情况下,铜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这是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水蒸气反应的产物。
(4)氢气是一种新能源,如图1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 点燃 2HClH2+Cl2 点燃 2HCl;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氯原子氢原子、氯原子(填微粒的名称)。
(5)图2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实验一:燃烧条件的实验二: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三:电解水的实验
Ⅰ.实验一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Ⅱ.实验二中,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Ⅲ.实验三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2H2↑+O2↑2H2O 通电 2H2↑+O2↑;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极上(或试管内)产生气泡;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体积比约为1:2(或a试管内气体体积与b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电极上(或试管内)产生气泡;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体积比约为1:2(或a试管内气体体积与b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点燃
点燃
通电
通电
【考点】基于电解水实验结论的相关计算;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电解水实验;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答案】酸雨;2;1.204×1024;游离;水蒸气;H2+Cl2 2HCl;氢原子、氯原子;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2H2O 2H2↑+O2↑;电极上(或试管内)产生气泡;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体积比约为1:2(或a试管内气体体积与b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点燃
通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0 8:0:1组卷:26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水是纯净物
B.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D.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2)某自来水厂净化河水制备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①步骤I中通常需要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②小英同学在实验室中完成过滤操作,实验中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a.直接将待过滤物倒入漏斗中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边缘
c.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③小韬同学取“净化的水”的水样,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净化的水”属于
(3)“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当听到航天员叶光富介绍空间站是利用电解制氧系统来制取氧气时,小金立马联想到科学课上的电解水实验,如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管口,慢慢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③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④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⑤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4)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龙头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发布:2024/12/5 8:0:1组卷:44引用:2难度:0.6 -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1 20:0:3组卷:4引用:2难度:0.6 -
3.小强在实验室电解了一定量的水并产生了x摩尔氢气,请帮助小强完成下表:
质量(克) 体积(升) 物质的量(摩尔) 氢气 x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3)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
(4)如果一定量的水为y克,则x与y的函数关系式是发布:2024/11/27 8:0:1组卷: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