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蜂蜜 | 在冰箱中 | 在室内 | 经微波炉加热 |
温度 | 较低 | 一股 | 较高 |
流淌时间 | 较长 | 一般 | 较短 |
(1)小科得出的结论是:
蜜蜂的粘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或温度越高,蜂蜜粘性越低,或温度越低,蜂蜜粘性越强)
蜜蜂的粘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或温度越高,蜂蜜粘性越低,或温度越低,蜂蜜粘性越强)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科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小科将不能直接测量的蜂蜜粘性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流淌时间
流淌时间
;(3)为了提高实验的普遍性,该实验还可以如何改进?
测量具体的温度和准确的时间,使实验更具有准确性等
测量具体的温度和准确的时间,使实验更具有准确性等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蜜蜂的粘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或温度越高,蜂蜜粘性越低,或温度越低,蜂蜜粘性越强);流淌时间;测量具体的温度和准确的时间,使实验更具有准确性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植物的顶芽、嫩叶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某同学从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嫩叶能合成生长素,生长素能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健壮植物若干,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分别标号甲、乙,并分别去除顶芽,留下嫩叶A、B、C。
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A,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作处理。
③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A的情况。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去掉顶芽的目的是
(2)选择叶片A而不选择叶片B、C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3)如果题干结论成立,该同学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小明同学认为据此不能验证题干结论,如果让你参与实验,你准备如何完善实验设计: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12引用:3难度:0.5 -
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根的向地性,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株绿豆幼苗的幼根,从根尖的尖端开始每隔2mm做一个记号,分成10个区域。
②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这株绿豆苗水平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如图甲,整个装置放置在23℃左右的黑暗房间里。
③3小时内,每隔20分钟,拍摄一张幼根的照片,将照片处理汇总成如图乙。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一幅幼苗根尖细节的模型图,如图丙。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要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原因是
(2)根据图丙,可知该幼根远地一侧的生长速度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生长素的分布由于受到重力影响,所以水平放置的幼根近地部位生长素的浓度高于远地部位”,请你结合观察到的现象,解释本实验中生长素对根向地生长的影响:发布:2024/12/28 16:30:2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3.大鲵,俗称娃娃鱼,它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物种,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在我国的野生数量急剧减少。资料显示:大鲵在野生环境下15年左右才能成熟,可达几十公斤,爬行缓慢,容易被捕捞。如果受到噪声刺激,它的受精卵就无法正常发育。
我国一个科研团队想要探究哪种养殖模式有利于大鲵的繁殖。他们选择:数量相等、大小相似(重量约2.5千克)、性别比例为1:1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养殖模式,测试大鲵的生长及繁殖效果等,获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数据回答问题。组别 养殖模式 性别 数量(尾) 均重(千克/尾) 产卵(精)率 孵化率 A 工厂化养殖 雌 5 2.5 60% 27.37% 雄 5 2.72 80% B 仿生态养殖 雌 5 2.66 100% 58.17% 雄 5 2.76 80% C 原生态养殖 雌 5 2.58 75% 56.16% 雄 5 2.68 50%
(2)本实验的变量是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发布:2024/12/28 16:30:2组卷:1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