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各题。
      周朴园  (突然抬起头来)我听人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周萍  (惊)什——什么?
      周朴园  (低声走到萍的面前)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停)
      一一对不起你的母亲么?
      周萍  (失措)爸爸。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嘴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
      周萍  (失色)爸!
      周朴园  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窝里鬼混,尤其是这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
      周萍  哦,(喘出一口气)您说的是——
(选自《雷雨》第一幕)(1)在上面的周朴园父子对话中,周萍为何会产生“惊”—“失措”—“更惊恐”—“失色”“喘出一口气”的情绪变化?
(2)《雷雨》的台词一直为人称道,请对上面这个片段的台词作简要赏析。

【答案】(1)周萍误以为父亲知道了他和继母蘩漪的私情,所以非常恐慌(惊恐);后来知道父亲只是为喝酒赌钱的事训斥他,这才松了口气。
(2)台词有“言外之意”,也就是潜台词;表现了周萍激烈复杂的内心活动;激起波澜,推动情节发展。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智斗(选段)[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上坡上走过。]
    胡传魁   嘿,阿庆嫂!
    阿庆嫂   (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   你好哇?
    阿庆嫂   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   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   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   哈哈哈……
    阿庆嫂   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   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   (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   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   好说好说。
    阿庆嫂   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   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   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   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   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   (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   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   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   (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   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   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   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   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   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   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   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
    [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   胡司令,抽一支!
    [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
    刁德一   (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   (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   (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   (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   (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   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
    刁德一   (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   (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   (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   (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   (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   (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   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   (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   (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   (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   哈哈哈……
    刁德一   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阿庆嫂   胡司令,这是什么意思呀?
    胡传魁   他就是这么个人,阴阳怪气的!阿庆嫂别多心啊!
    阿庆嫂   我倒没什么!(提铜壶进屋)
    胡传魁   老刁啊,人家阿庆嫂救过我的命,咱们大面儿上得晾得过去,你干什么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叫我这面子往哪儿搁!你要干什么,你?
    刁德一   不是啊,司令,这位阿庆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咱们要在沙家浜久住,搞曲线救国,这可是用得着的人啊,就不知道她跟咱们是不是一条心!
    胡传魁   阿庆嫂?自己人!
    刁德一   那要问问她新四军和新四军的伤病员,她不会不知道。就怕她知道了不说。
    胡传魁   要问,得我去!你去,准得碰钉子!
    刁德一   那是,还是司令有面子嘛!
    胡传魁   哈哈哈……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注]《沙家浜》堪称现代京剧的经典之作。第四场《智斗》尤其经典。当时的背景是:抗战期间,在沙家浜开“春来茶馆”的阿庆嫂是新四军的联络人,她也曾经救过胡传魁的命。胡传魁是一个当地民团的司令,土匪起家,打着“忠义救国军”的旗号,表面抗日,实际上目的在于巩固自己的地盘。其参谋长刁德一是当地一个财主的儿子,曾留学日本,是一名亲日派。三人各怀心事,在春来茶馆上演了一场智斗戏。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庆嫂言语机智,她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表面在寒暄,实际上在询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
    B.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上下打量”这一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
    C.刁德一说“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遇事不慌、胆大心细的由衷赞赏。
    D.阿庆嫂给刁德一送烟说“烟不好,请抽一支”体现了她中国式的谦虚;给胡传魁送烟说“胡司令,抽一支”,熟络的语言则有意展现她与胡司令的关系。
    (2)下列对剧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胡传魁是个草根出身的司令,说话带有很重的江湖气。阿庆嫂是中共地下工作者,伪装成茶馆老板娘,讲话热情周到、圆通泼辣、灵活机智。
    B.剧中人物台词具有话外之音。阿庆嫂说“借贵方一块宝地”实在暗示自己是外乡人;“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指的是她背后有新四军这个强大后盾。
    C.剧中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起重要作用。“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这是阿庆嫂对刁德一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出她的机智果敢。
    D.剧本中唱词对白简短干练,堪称心理较量的经典:刁德一、胡传魁、阿庆嫂各怀心思又不动声色;内心涌动,又表面平静;互相猜忌,又外显谦和。
    (3)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体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场戏命名为“智斗”,“智斗”主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剧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刁德一说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试就画波浪线部分赏析阿庆嫂这一特点。

    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5引用:2难度:0.5
  • 2.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幕(一九四八年夏  处暑  白昼)
          苑国钟  (高声)今儿是好节气,处暑!是我苑国钟要饭的日子口儿了……(见众人回避便收敛了笑容)我不是要租钱,我要的是饭钱!你们两家儿东厢西厢住着我的瓦片儿,不能不赏我一口饭吃。
    【二楼传来声音,苑江淼从屋子里走出来,端着一个竹篦子暖壶。他脸色苍白,轻轻咳嗽着,头发略显蓬乱,神色却十分宁静。苑国钟小心翼翼地迎过去。】
          苑国钟  你好好歇着呀……快递给我,我给你灌暖壶去。
          苑江淼  爸,我自己来。
          苑国钟  您说……我这儿子是不是念书念傻了?
          田翠兰  满世界就没您这么惯儿子的!您犯不着一天到晚供着他……您还别不爱听!让他休了学是让他养病的,没白日儿没黑界地看书看书,就知道看书!
          苑国钟  我儿子喜欢看书,看了书他高兴……我得变着法儿让他高兴。(目送儿子进屋,垂头丧气)他是嫌我跟你们催租子呢!
          田翠兰  那您就甭要租子了,您还是要儿子吧。
          苑国钟  (不悦)你们存心要饿死我是不是?话说回来,饿死我没关系,你们不能饿着我儿子……这不!刚给他抓了药,人家跟我要多少钱我也得乖儿乖儿递过去。
    【金穆蓉端着一笸箩成捆儿的纸币二话不说往篮子里倒。苑国钟赶紧张开衣襟兜住。】
          金穆蓉  我不欠您了。
          苑国钟  我也没欠您的,可我没法儿不谢谢您。
          第二幕(一九四八年秋  霜降  黄昏)
          金穆蓉  把十字架抱出来,往门框上钉。田翠兰端出来一尊弥勒佛和一个木托子,在门框上找地儿。
    【苑国钟进屋磨蹭了一会儿,捧出一尊关公的陶瓷塑像。】
          苑国钟  (郁郁寡欢)关帝爷圣明!您也出来呆会儿……(向塑像鞠了一躬)今儿是好日子啊!今儿霜降了……今儿是我……
          古月宗  今儿是窝头会馆的主子要饭的日子口儿了!你们快围上去……围上去给他施舍呀。他断不敢拿菜刀拉你们,他得剩半个胆儿给自己留着……
          苑国钟  我是一句都不想言语了,没力气了……谁都不容易!就那点儿房租,上个月还能买半袋儿白面呢,现在能买一小撮儿……我都赶不及给大伙儿涨房钱!你们看着给吧,最好给我粮食,杂面儿也行,黑豆面儿也行……反正我没法儿赶你们走……
    【苑国钟盯着周子萍手里那叠儿钱,抢夺似的把钱抓了过去,两只手紧紧攥着。】
          苑江淼  (高声)放下!爸爸!您把钱还给人家……那是人家的钱!(苦笑)爸爸,您告诉我……(指着身后的屋子)民国十六年,租房子住在这儿的那位教书先生是什么人?
          苑国钟  ……韩先生是赤党。
          苑江淼  韩先生是怎么被抓走的?
          苑国钟  ……有人来抓他……他就给抓走了……把我也捎带上了……
          苑江淼  您平平安安回来了……(咳嗽)可人家被枪毙了。那笔钱是哪儿来的?您为什么一直瞒着不肯说?
          苑国钟  (苦苦挣扎)我……我……你别听人家乱嚼舌头!……乍穷乍富都免不得给人说闲话……你爸爸里外都是清白的,我没干过对不起人的事情!
          苑江淼  可是过后您买了这个宅子!(极度疲倦)从我懂事儿起,您嘴里永远是钱……钱……钱!催着人家要钱,躲在屋儿里数钱……为了钱您跟街坊计较翻脸吵架……
          苑国钟  ……没有钱……我拿什么养活你还供你上学?
          苑江淼  钱来路不正,我宁愿当初您把我扔到城墙根儿去!
          第三幕(一九四八年冬  大雪  黑夜)
    【书包里的油印传单撒落在地。肖鹏达出现在大门口。】
          肖鹏达  向伟大……的新中国……进军……谁的?
          苑国钟  (同时)我的!是我的……(谄媚地醉笑)这东西是我的。
          肖鹏达  (冷笑)……苑叔儿,您赶紧领我上去,让我看看您儿子那蜡纸和油棍子,他怎么就刻得这么漂亮印得那么地道呢?我是真佩服他……
    【肖鹏达突然挥枪对准苑江淼,苑国钟窜出来挡住枪口,引起一片惊呼。】
          苑国钟  达子!好孩子……今儿你要是非得打死一个人,那你务必得打死我……我不能让你打死我儿子。
          苑江淼  爸爸,您不用为我担心……儿子觉得值。
          苑国钟  你值了……(啜泣)我不值!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儿子!达子……(情绪失控,怒视对方)你敢碰我儿子一根毫毛,我生吞了你你信不信?我儿子是赤党,我他妈也是赤党,有本事你现在就开枪!你看城外头那些拿枪拿炮的能不能饶了你?
    【几个人扭成了一团。突然响了一枪,众人群雕一般一动不动。】
          周玉浦  (看着地上)血……苑大哥您……您怎么流血啦?
    【血顺着裤脚淌到地上,袍子裂口处的棉花也被浸红了。】
          苑江淼  爸爸!爸爸……(搂紧父亲的肩膀,悲痛欲绝)您没事儿吧……爸爸!
          苑国钟  (高声)爸爸对不住韩先生啊!韩先生叮嘱我……让我把钱送到南河沿十六号……交给一个姓朱的先生……我去了十六号……可十六号让人家给抄家啦!……我得空儿就到十六号对过儿树底下蹲着……下大雨蹲着……下大雪也蹲着……半年了一个子儿都不敢花……赶上古爷要甩他的房,我昧了心烂了肠子……我把人家的钱给花啦!
          苑江淼  爸爸!是儿子对不起您……您打我吧!您打我……
          苑国钟  拿窝头来!快着……蘸我的血……治病……你们快着呀!再磨蹭血就凝啦……儿子……爸爸手不干净……血……血干净……吃了治你的病……快着!
          苑江淼  (紧紧地紧紧地抱着父亲)爸爸!
    【西厢房突然爆发出新生儿的哭声。夜幕下的生者和死者都静悄悄的,那些落叶的树木居然依次开出了绚烂的花朵,与晶莹的落雪交相辉映。】
    (摘编自刘恒《窝头会馆》)(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幕苑国钟收房租的场景,反映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要饭”“赏饭”“谢谢您”等台词,表现出苑国钟的圆滑世故与无奈。
    B.第三幕中苑国钟临死前交代儿子快点拿窝头蘸自己的血,并叮嘱他“吃了治你的病”,这一剧情反映了苑国钟思想觉悟的迷信愚昧。
    C.运用独特的视角,通过苑国钟要房钱、父子冲突、被误杀身亡等几件小事勾画出一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大时代,以小见大。
    D.语言具有浓郁的京腔韵味,多用叠词、儿化词,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贴近人们生活,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2)下列对文中舞台说明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暑”“霜降”“大雪”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夏秋冬三季为时间线索串联故事情节,渲染了舞台气氛,预示了一家小窝头会馆的兴衰。
    B.“十字架”“弥勒佛”“关帝爷”等道具烘托人物性格,说明这些小人物在穷困潦倒之余仍对未来怀有期待与憧憬,反映他们的信仰和追求。
    C.“脸色苍白”“咳嗽”“神色宁静”透露苑江淼身体有病,也为后文传单撒落埋下伏笔,塑造出一个有文化、有信仰、有觉悟的进步青年形象。
    D.“新生儿的哭声”“绚烂的花朵”“晶莹的落雪”体现该剧现实主义的写法,具有象征意义,使剧情由沉重转为欢快,透出一种新生与希望。
    (3)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请从第二幕中找出三处戏剧冲突并简要分析。
    (4)《窝头会馆》倡导“居于浊世,人也可以灵魂纯粹,人与人的相处也能富有人情味儿”的理念,请结合剧本简析苑国钟的“人情味儿”。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9引用:3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文本一:
          A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
          鲁大海 (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 萍 (怒)你混账!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 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 你胡说!
          鲁侍萍 (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
          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周朴园 (厉声)下去!
          仆人们 (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 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 萍 (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
          (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
          周 萍 打他!
          鲁大海 (向周萍)你!
          (仆人们一齐打大海。大海流了血。)
          周朴园 (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②(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 (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
    文本二:
    茶馆(节选)
    老舍
          时间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地点同前幕。
          (初夏,上午。)
          B(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面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因为修理门面,茶馆停了几天营业,预备明天开张。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
          (二三学生由后面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王淑芬 (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 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王淑芬 也不能那么说!三爷你看,听说西直门的德泰,北新桥的广泰,鼓楼前的天泰,这些大茶馆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为什么?不是因为栓子的爸爸懂得改良吗?
          李 三 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几个打炮,明几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王淑芬 别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民国,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你看,咱们这么一收拾,不比以前干净,好看?专招待文明人,不更体面?可是,你要还带着小辫儿,看着多么不顺眼哪!
          李 三 太太,您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
          王淑芬 哟,你不顺心?怎么?
          李 三 你还不明白?前面茶馆,后面公寓,全仗着掌柜的跟我两个人,无论怎么说,也忙不过来呀!
          王淑芬 前面的事归他,后面的事不是还有我帮助你吗?
          李 三 就算有你帮助,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王淑芬 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
          李 三 我干不了!天天睡四五个钟头的觉,谁也不是铁打的!
          王淑芬 唉!三爷,这年月谁也舒服不了!你等着,大栓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栓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可就清闲点啦。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你就帮助我们,老朋友,老伙计啦!
          (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
          李 三   老伙计?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王利发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做越好,我能不给你涨工钱吗?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All right?
          李   三 就这么办啦?不改我的良,我干不下去啦!
          (远处隐隐有炮声。)
          王利发 听听,又开炮了!你闹,闹!明天开得了张才怪!这是怎么说的!
          王淑芬 明白人别说糊涂话,开炮是我闹的?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栓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对周萍说“不许多说话”是害怕周萍吃亏,对周冲说“你少多嘴”是生怕儿子坏自己的事,语言简短,却写出了周朴园的专制作风。
    B.鲁侍萍至大海前说“走吧,别说了”,表现出鲁侍萍看到父子关系势同水火,难以缓和,内心悲痛,生怕持续恶化,为此不得以选择离开。
    C.王淑芬是裕泰茶馆的老板娘,从她梳着时兴圆髻的打扮和劝李三“不要顽固,既然改了民国,就应该随着走”的语言,可以看出她能够顺应时代潮流。
    D.“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王淑芬的这两句话道出了当时人们生存的艰难与无奈。
    (2)下列对剧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均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潜台词内涵丰富。
    B.“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正是戏剧冲突的呈现,显现出新思潮与旧思想之间的冲突。
    C.“远处有隐隐的炮声”的画外音,表明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内战频繁的战乱时期,暗示了时代背景。
    D.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兼有口语化与动作化的特点,既利于表演,又能反映人物的心理与神态,如“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让人感受到人物无奈的神情与心理。
    (3)请理解文本一中两处画波浪线台词的内涵。
    (4)请简要分析A、B两处画横线文段在文中作用的异同。

    发布:2024/12/18 22:30:1组卷:23引用:1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