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长颈漏斗;②集气瓶集气瓶.
(2)实验室若用氯酸钾为原料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或D)AC(或D)(填装置编号,下同);制取过程一般还选用二氧化锰作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2KCl+3O2 ↑2KClO3 MnO2△2KCl+3O2 ↑.
(3)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内加水至漏斗内有水,看液面是否下降,若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内加水至漏斗内有水,看液面是否下降,若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
(4)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导管应与G的bb(填“a”或“b”)端相连.
(5)乙炔(化学式为C2H2)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已知反应过程中还生成了另一种化合物.请你选择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BB;收集装置是DD.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CaC2+2H2O=C2H2↑+Ca(OH)2.
M
n
O
2
△
M
n
O
2
△
【答案】长颈漏斗;集气瓶;AC(或D);催化剂;2KClO3 2KCl+3O2 ↑;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内加水至漏斗内有水,看液面是否下降,若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b;B;D;CaC2+2H2O=C2H2↑+Ca(OH)2
M
n
O
2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2 8:0:1组卷:5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实验探究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的条件:
①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②利用丙装置将氢气、氧气混合气体收集起来,可以观察
③实验共四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1:2 1:4 1:19 1:39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33% 20% 5% 3.3% 点燃后现象 爆炸 爆炸 爆炸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发布:2024/11/11 8:0:1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2.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5)氢气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收集氢气的方法有
(6)用G装置收集氧气是应从发布:2024/11/10 8:0:1组卷:5引用:1难度:0.5 -
3.如图是实验探究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的条件:
(1)乙装置中对试管加热的仪器名称是
(2)利用丙装置可将氢气、氧气收集并混合起来.某次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将瓶子装满水,打开a、b,从右边导管通入氢气至水面降至400mL,水从左边导管流出(如图),然后继续从右边导管通入氧气至液面降到100mL,关闭b.此时瓶中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氢气的体积分数有关.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1:4 2:3 2:1 4:1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20% 40% 80% 点燃后现象 爆炸 爆炸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发布:2024/11/11 8:0:1组卷:66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