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名著阅读。
昆虫心理专家法布尔、生物分类癖孔塞伊【阅读点睛:法布尔喜欢昆虫,小小昆虫在他笔下也有了喜怒哀乐。孔塞伊热衷于给他遇到的每一种生物分两类,他们都对生物有着很深的研究。】
【甲】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乙】对于这一区别,加拿大人可能也了解,但孔塞伊则是知之甚详。现在,他俩已成为好朋友,孔塞伊不能承认自己在这个方面比内德•兰德知道得少。因此,他对内德•兰德说:“内德朋友,您是鱼的克星,是个捕鱼高手。您捕捉过无数这种有趣的动物。但是,我敢打赌,您并不知道鱼是如何分类的。”
“我怎么不知道!”捕鲸手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鱼分为两类,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那是馋嘴的人的区分法,”孔塞伊说,“您跟我说说看,硬骨鱼与软骨鱼有什么区别呀?”
“这怎么会不知道,孔塞伊!”“那您对这两类鱼还能细分吗?”“那我就不太清楚了。”加拿大人回答。
“那好!内德朋友,您听我解释,并好好记住!硬骨鱼类分为六个目:第一目,棘鳍目,上颌完整,能活动,鳃呈梳子状。此目又分为十五科,亦即包括了已知鱼类的四分之三。典型代表为河鲈。
“味道挺鲜美的。”内德•兰德说。
“第二目,”孔塞伊继续解说道,“腹鳍目,腹鳍垂在腹下、胸鳍的后面,而不是长在肩胛骨上。这一目分为五科,大部分的淡水鱼都属于这个目。典型代表为鲤鱼、白斑狗鱼。
(1)甲文选自《
昆虫记
昆虫记
》,作者
法布尔
法布尔
(人名)是
(国别)作家。乙文选自《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作者
儒勒•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
(人名)是
法国
法国
(国别)作家。(文学常识)
(2)选文中作者把螳螂比作心理专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艺术特色)
(3)联系原著,试概括孔塞伊的性格特点。(启发感悟)
(4)谈谈你从甲文中的作者和乙文中的孔塞伊身上得到的启示。

【考点】《海底两万里》
【答案】昆虫记;法布尔;法;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法国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习题。
          ①就在这时,突然之间,在那印度人跪在地上的时候,我看到他做了个受到惊吓的动作,站起来就往水面上蹿。我知道他为什么害怕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出现在那个不幸的采珠人上方。这是一条大个儿鲨鱼,斜着就扑过来了,眼睛里冒着火,嘴巴大张着!
          ②我吓得说不出话,动弹不得。
          ③凶猛的鲨鱼晃动一下有力的尾鳍,径直向那印度人扑去;那印度人往旁边一闪,没让鲨鱼咬着,但没能躲过鲨鱼尾巴;他被鲨鱼尾巴当胸扫了个正着,倒在地上。
          ④这个场面也就持续了几秒钟,鲨鱼游回来,翻了个身,准备把那印度人咬成两段。说时迟那时快,我觉得蹲在我身边的A噌地站起来,拿着匕首径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
          ⑤大鲨鱼正要咬不幸的采珠人时,发现这个新对手,于是又翻身过去,迅速朝对手扑去。他俯下身去,以令人赞叹的沉着和冷静,等着那可怕的鲨鱼;鲨鱼扑过来,A灵巧地一闪,躲过冲击,却把匕首插进鲨鱼肚子。鲨鱼吼了起来!血从它的伤口突突往外冒,海水颜色渐渐变红。他紧紧抓住鲨鱼的一个鳍,接着一刀一刀往它肚子上戳,但一直没能给它致命一击。鲨鱼挣扎着,怒气冲冲地搅动着海水,搅起来的漩涡差点儿把我冲倒。
          ⑥我真想过去助A一臂之力,可是我像被恐惧钉在了那里一样,一步也迈不动。
          ⑦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A倒在了地上,是被压在身上的大鲨鱼打翻在地的。接着,鲨鱼张开像一台剪切机似的血盆大口,向A咬去,要不是手持捕鲸叉的B像闪电似的冲向鲨鱼,刺中鲨鱼的要害,A就完了。
          ⑧鲨鱼心脏被击中,奄奄一息。A与印度人都得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内容。
    (2)语段中,人物A是
     
    ,人物B是
     

    (3)第②小节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4)结合整本书和下面的材料,具体分析科幻小说中科学和幻想的关系。
          (创作时间)
    《海底两万里》先以连载的形式,从1869年3月20日到1870年6月20日在艾泽尔的《教育和娱乐》杂志上与读者见面。
          (构思来源)
          鹦鹉螺号的构思来自在塞纳河进行的潜水艇试验以及1867年世界博览会展示的潜水艇。
          (科技之光)
    ①1875年,约翰•霍兰成功研制了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
    ②1879年,电灯问世。
    ③1897年5月,约翰•霍兰又研制成功了一艘汽油发动机推进的潜艇在水下航行时用电动机,蓄电池一旦用完,必须浮出水面充电。
    ④2017年,我国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其性能基本接近“鹦鹉螺号”,而当时距离1869年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已有149年。

    发布:2024/12/27 4:0:2组卷:50引用:2难度:0.3
  • 2.填空题。
    《海底两万里》中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
     
    (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
     
    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
     
    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
     
    做的。

    发布:2024/12/26 18:30:1组卷:211引用:2难度:0.9
  • 3.名著阅读。
          但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
     
    (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他被人们誉为
     
     
    。文段A处的人物是
     

    (2)文段中A(人物)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三次险情。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18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