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求知探索意识,某科创社团准备举办“科技筑梦,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中国航天追梦的过程:如图

(1)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梦想。九(3)班的物理课代表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我国“航天梦”的逐梦过程。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对此,请分享你的感悟。(至少两个方面)
活动二:校园宣传栏设置了“第二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图片展”专栏,获奖的有条自郑州一中的冯奕程,获奖项目为多功能排水机组;有来自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程嘉颖,获奖项目为毒隐翅虫提取液对皮肤损伤的观察及其应用探索;有来自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的蔡雅垠、李思珊、彭弋扬,获奖项目为车载式浮尘高效捕捉装置⋯⋯
(2)为激发同学们的创新创造热情和信心,你打算说些什么?(至少两个方面)
活动三:2021年“最美教师”万步炎,是湖南科技大学的学科带头人,国内海洋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万步炎教授为我国海洋技术领域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他主持或为主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15年,由湖南科技大学主承担,万步炎教授领衔研制的“海牛号”——“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在南海3109米海底海试成功,一举刷新了我国深海钻机钻探深度,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在水深大于3000米的海底对海床进行60米钻探技术的国家。2017年,由万教授领衔研制开发的“海牛号”深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系统获“2016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3)万步炎教授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作为年轻人,我们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应怎样向“航天英雄”和“最美教师”们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尽一份力?
【答案】(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硕果累累;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等等。
(2)创新无处不在,生活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人人皆能创新;青少年思维活跃,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等等。
(3)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4)①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③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④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尊者和保护知识产权等等。
(2)创新无处不在,生活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人人皆能创新;青少年思维活跃,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等等。
(3)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4)①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③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④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尊者和保护知识产权等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2022年10月13日,由“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科研人员把书本上的理论再次成功应用到实践中。这启示我们( )
发布:2024/12/27 21:0:2组卷:0引用:4难度:0.8 -
2.【创新驱动逐梦太空】2022年的《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搬到”了中国空间站的天问实验舱,通过AR技术1:1在演播厅现场还原实验舱。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带领同学们“云”参观天问实验舱,引导更多青少年抬头仰望星空,在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
建成创新型强国,中学生应如何做?(答出2点即可)发布:2024/9/29 3:0:2组卷:2引用:1难度:0.3 -
3.下面是李琪同学生活中的两个情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情景一:学校决定举办一场创意大赛,班主任正在动员同学参加,班长询问李琪要不要报名。
(1)李琪应该:
(2)你的理由是:
情景二:提起高铁,中国人无不为之骄傲,有最初的时速200公里到如今的350公里,“中国速度”总是让世界为之感叹。李琪据此认为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了。
(1)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2)理由:发布:2024/12/28 2:0:1组卷:5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