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能够受到如此的追捧,制作团队功不可没。① ,《舌尖上的中国》就不会令人反感。每一帧画面都细腻清晰,色彩明快,尤其是在镜头角度、镜头转换逻辑以及声画配合上,都给人舒服甚至震撼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犹如在亲自跟随美食从选材到成型的整个过程。正是这些艺术上的修饰,使得“舌尖”自从一播出就让人耳目一新,一帧帧画面观来如饮甘露。可见“舌尖”的制作团队有着深厚的技术功底和敬业精神,所以说,制作团队应当是头功一件。
有了优秀的制作团队,剩下的就是把故事讲好。《舌尖上的中国》刻意躲避了美食节目的俗套,把美食融入到人物一个个的生活和故事当中,观众不自觉地入境。故事讲好后,② 。对于家园、故乡、节日等贴近生活场景的感触,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传统所产生的细腻而含蓄的情怀,极易引发共鸣。而无论是结婚嫁娶、久别重逢还是一家团聚,中国人都惯于用食物来表达这些含蓄的情感。《舌尖上的中国》把美食与这些情怀完美地糅杂在一起,③ ,成功拨动了观众的小心弦。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结合材料,用一个单句概述《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成功的原因。要求:不超过50个字。
【答案】(1)①单从画面来看
②就该“培养感情”了
③让人观美食而动真情
(2)《舌尖上的中国》刻意摒弃了美食节目的俗套,把美食融入到一个个人物的生活和故事当中,令观众不自觉地入境。
(3)《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因有优秀的制作团队借讲好故事进一步培养了观众对美食的感情而获得成功。
②就该“培养感情”了
③让人观美食而动真情
(2)《舌尖上的中国》刻意摒弃了美食节目的俗套,把美食融入到一个个人物的生活和故事当中,令观众不自觉地入境。
(3)《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因有优秀的制作团队借讲好故事进一步培养了观众对美食的感情而获得成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3 12:26:7组卷:8引用:4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日前,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内部学习宣传全覆盖,做好全面准备,确保《规则》于今年3月1日起顺利有效实施。②其中第二条写道: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正,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规范。
③近年来,青少年校园欺凌、学生受挫自杀等事件屡见不鲜, a:是青少年的责任、规则意识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足。④所以,教师要重视相关方面的教育,如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遵守规则,使学生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⑤而教育惩戒,让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 b。⑥只要让教师拥有教育惩戒权,就可使学生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
(1)此文段存在3处逻辑谬误,请指出并修改。
(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3引用:5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是一个村庄在走来走去寻找一株老树呢,还是一株老树在走来走去寻找一个村庄呢?总之,一个像样的村庄必有一株老树,一株老树必定对村庄有着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老树,一定会是器宇轩昂、气质高贵的,树干坚硬如铁,枝叶莽莽苍苍。一株老树就是一团山一样蓊郁的云,它可挽住清风,衔住夕阳,挂住月亮,揽住飞鸟。人在老树的影子里行走,像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滑行。①________——绿色的手,褐色的手,金色的手,依季节的不同而定——轻轻抚摸村人的脊背,抚慰他们的忧伤,缓解他们的劳苦。
老树最美的时候是秋天,秋天纯净的云层与晶莹的霜霰,将老树变成了苍黄色。此时,夜凉如水,老树的叶子在月光下,一片片变得如玉蝴蝶一般透明。②_______,小孩子在嬉戏玩闹,大人们在拉家常,讨论春天种下的庄稼籽是否饱满,夏天娶的媳妇是否已经怀上娃娃,入秋时配的母猪是否有小崽子已经坐胎……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不是一个村庄在走来走去寻找一株老树,就是一株老树在走来走去寻找一个村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0引用:3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中国人对韵律理想的崇拜首先是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起来的。人们面对挂在墙上的一幅寥寥几笔画出的顽石图沉思冥想时会得到一种奇异的快感。西方人士要想懂得此种快感,就非懂得中国书法艺术的原则不可。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① 。比如,中国的建筑,不管是牌楼、亭子还是庙宇,没有任何一种建筑的和谐感与形式美,不是导源于某种中国书法的风格。
书法这门艺术,它丰富的传统,与得到的尊崇,以及人们对之投以的满腔热忱和献身精神,都丝毫不亚于绘画。在发展中,书法获得了② 。中国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书画”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在我看来,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它与绘画的关系,恰如纯数学与工程学或天文学的关系。欣赏中国书法,是可以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在这绝对自由的天地里,③ ,各种各样的构造都得到了探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发布:2025/1/1 4:30:2组卷:11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