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被肉毒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导致肌肉麻痹。为了研究肉毒杆菌毒素引起肌肉麻痹的机制,研究人员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①分离蛙的腓肠肌及其相连的神经,获得生理状况一致的3组腓肠肌标本,分别编号为A、B、C;
②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标本A的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③在标本B的神经处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毒素溶液,用相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④在标本C的突触间隙处注射等量的肉毒杆菌毒素溶液,用相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标本B记录到肌肉的收缩曲线,而标本C没有记录到肌肉的收缩曲线,可以得出结论:肉毒杆菌毒素不影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影响突触的兴奋传递肉毒杆菌毒素不影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影响突触的兴奋传递。
(2)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以 胞吐胞吐方式释放,其意义是 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有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有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
(3)肉毒杆菌毒素导致肌肉麻痹的原因可能是肉毒杆菌毒素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也可能是肉毒杆菌毒素抑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为了证明上述猜测,需要增加D组,写出D组的实验思路并预测D组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在腓肠肌标本D的突触处注射等量的肉毒杆菌毒素后,再注射适量乙酰胆碱,用相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在腓肠肌标本D的突触处注射等量的肉毒杆菌毒素后,再注射适量乙酰胆碱,用相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标本D记录到肌肉收缩曲线,则肉毒杆菌毒素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若标本D没有记录到肌肉收缩曲线,则肉毒杆菌毒素抑制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若标本D记录到肌肉收缩曲线,则肉毒杆菌毒素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若标本D没有记录到肌肉收缩曲线,则肉毒杆菌毒素抑制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答案】肉毒杆菌毒素不影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影响突触的兴奋传递;胞吐;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有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在腓肠肌标本D的突触处注射等量的肉毒杆菌毒素后,再注射适量乙酰胆碱,用相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若标本D记录到肌肉收缩曲线,则肉毒杆菌毒素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若标本D没有记录到肌肉收缩曲线,则肉毒杆菌毒素抑制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3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神经递质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6引用:4难度:0.7 -
3.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请你推测“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是( )
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发布:2024/12/31 3:0:2组卷:48引用:13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