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是我国小麦生产上最具威胁的流行性病害之一。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有效的防治药剂,某兴趣小组用百农4199(小麦品种)进行实验。将土壤肥力均匀一致的试验田分多区,每小区面积30m2。用不同药剂处理(①②③④⑤组,每组用水量为450kg/hm2)随机喷洒,每个区重复喷洒4次。施药30天后,进行调查,采取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100穗。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如下:
表1: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组别 | 药剂及组合 | 有效成分用量g a.i./hm2 | 病情指数 | 防治效果(%) |
① | 25%氰烯菌酯SC | 187.5 | 0.94 | 82.43 |
② | 50%多菌灵WP | 750 | 1.13 | 78.88 |
③ | 430g/L戊唑醇SC | 154.8 | 1.67 | 68.79 |
④ | 430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 | 342.3(154.8+187.5) | 0.92 | 82.80 |
⑤ | 430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 | 904.8(154.8+750) | 1.12 | 78.07 |
⑥ | 清水 | 5.35 |
(1)引起小麦赤霉病的镰刀菌与大肠杆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镰刀菌具有
成形的细胞核
成形的细胞核
。(2)组别③和⑤形成对照,变量是
50%多菌灵WP
50%多菌灵WP
。设置第⑥组的作用:对照
对照
。(3)为了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做的措施是
土壤肥力均匀一致的试验田
土壤肥力均匀一致的试验田
(举一例)。(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不同的药剂及组合对小麦赤霉病都有防效。430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最好。
不同的药剂及组合对小麦赤霉病都有防效。430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最好。
。(5)小麦叶锈病是禾谷类锈病中分布最广泛、发生最普遍的一类世界性病害,一般使小麦减产 10%~30%。兴趣小组做了进一步的实验,结果如下:
表2: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
组别 | 药剂及组合 | 有效成分用量g a.i./hm2 | 病情指数 | 防治效果(%) |
① | 25%氰烯菌酯SC | 187.5 | 41.11 | 15.13 |
② | 50%多菌灵WP | 750 | 38.43 | 20.66 |
③ | 430g/L戊唑醇SC | 154.8 | 16.89 | 68.13 |
④ | 430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 | 342.3(154.8+187.5) | 15.89 | 67.20 |
⑤ | 430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 | 904.8(154.8+750) | 13.72 | 71.68 |
⑥ | 清水 | 48.44 |
430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
430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
(药剂或药剂组合)同时防治赤霉病和叶锈病这两种病害的效果俱佳。【答案】成形的细胞核;50%多菌灵WP;对照;土壤肥力均匀一致的试验田;不同的药剂及组合对小麦赤霉病都有防效。430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最好。;430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9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