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书评,完成下列各题。
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
刘永红
①目前,全民阅读已经蔚然成风,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各类优秀出版物,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虽然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三四十万种,然而能够指导广大读者如何读书的有用、实用、好用的阅读指导类图书并不多,作为《新华文摘》杂志读书与传媒专栏编辑,我萌生了策划出版一本关于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小书的念头。
②《读书的方法与艺术》集中收录了鲁迅等24位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美文,这些美文,或论述读书的重要性,或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或谈论读书的方法,或分享读书的感受与体会,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
③读书是有方法的。读书的首要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不妨撷取以下诸位名家大师,且看他们怎么说。楼宇烈先生认为,我们现在读书,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来讲,那就是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不能只读这个不读那个。陈平原先生认为,读书一要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二要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三是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易中天先生认为,读书如择偶,要学会选书,先要多读书,所谓现千剑而后识器。无独有偶,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由此观之,读书要尽量广博,要读经典作品,精挑细选,不能太功利。
④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怎样读书的问题。鲁迅先生认为,读书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譬如升学、备课等与饭碗有关的读书;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读书。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可以随着自己的个人兴致来去,但是,职业的读书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把书读活。周国平先生将自己读书的特点归纳如下:第一个是“不务正业”;第二个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第三个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关于读书的方法,胡适先生提倡“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冯友兰先生将自己的读书经验与方法总结为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作家刘堂江曾经研究过巴金、夏丏尊以及秦牧的读书方法,巴金的读书方法是“回忆法”,即静坐在那里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属于读书而无书;夏丏尊的读书方法是“蔓延法”,即以精读的文章或者书籍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蔓延,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秦牧的读书方法是“鲸吞牛食法”,“鲸吞”指的是泛读,“牛食”指的是精读,两者互相结合,调配得当。由是观之,读书要讲究方法,做到活学活用。
⑤读书更是一门艺术。读书产生的美好的遐想、美妙的感觉,可以带给读书人一种优雅和风味。譬如,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作家毕淑敏认为,读书的感觉有些像吃,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有些像睡,读完名著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有些像搏斗,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我,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⑥正如该书封面上那幅版画:一本打开的书与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这是本透着一股书香味,散发着一丝书卷气的装帧雅致的好书。《读书的方法与艺术》对当今的全民阅读,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旨趣塑造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才能正确开启阅读之旅,实现自己的出彩人生。尤其是在传统纸质阅读日益式微的当下,如何让年轻人多一份书卷气,多一点书香味,我想,这也是书香社会构建并永远延续下去的关键之处。
(选自2017年9月7日《新华网》,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是一本指导人们怎样读书的好书)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是一本指导人们怎样读书的好书)。
(2)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3)作者在第④段列举大量事例,是否累赘?为什么?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D
A.《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是一本透着书香味的好书,有很强的可读性。
B.易中天、朱光潜一致认为,读书之法,应先博览群书,而后鉴别选择。
C.读书是一种美好享受,也是一种艺术熏陶,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D.只要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与艺术,多一份书卷气,就能构建书香社会。
【答案】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是一本指导人们怎样读书的好书);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45引用:6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岩岛,到底属于谁 ①4月,菲律宾以“地理邻近”--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这些说法站得住脚吗?
②国际法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从黄岩岛的位置以及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的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与菲律宾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 按照菲“地理邻近论”行事, 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
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④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⑤从历史上看,首先,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就在黄岩岛进行了“四海测验”。其次,中国是最早命名黄岩岛的,1935年中国就将黄岩岛以斯卡巴洛礁之名列入中国版图,1983年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再有,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⑥从开发利用上看,黄岩岛海域一直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而且中国政府还多次派科学考察队到黄岩岛进行科学考察,例如,1977年10月,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登上黄岩岛进行考察。1994年又在岛上建了水泥纪念碑。
⑦另外,4月28日,菲律宾媒体发表菲律宾专家的署名文章,称黄岩岛的确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的主张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⑧从种种依据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任何权利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黄岩岛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1)文章第一段中“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这些说法站得住脚吗?”这句话的作用是
(2)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但是 B.即使 那么 C.虽然 但是 D.如果 那么
(3)第⑧段“从种种依据看”中的“种种依据”,在文中具体指哪些依据?请简要概括。
(4)选文第⑥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菲律宾政府及媒体也发表文章,称黄岩岛的确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
B.如果按照菲律宾“地理邻近论”行事,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因为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
C.菲律宾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无权因为可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而损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所以,菲律宾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D.作者认为,菲律宾以地理邻近--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发布:2024/11/13 8:0:1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XP退役之后
近日,号称软件史上服役周期最长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正式退役。微软将在全球范围停止对该版本操作系统提供技术支持。这意味着今后XP操作系统出现任何漏洞,微软将不再提供系统更新修补漏洞。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个人电脑可能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
中国可以说是受此影响最大的国家。据统计,Windows XP操作系统至今在全球仍有近30%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使用Windows XP系统的用户比例高达70%,用户总量超过2亿。此消息一出,有人感伤,“相伴13年,蓝天、白云还有绿色的小山坡,这个经典桌面,将成为美好的回忆”;有人不满,认为微软此举是因Windows 7和Windows 8推广不力,强行让Windows XP退役来促进用户付费升级;有人担忧,“后XP时代”,谁来保障信息安全……
虽然科技不断向前,软件的更新换代很正常,可是,微软敢如此强行让一款有几亿用户的产品下市,而中国2亿用户只能无可奈何,让电脑无助“裸奔”,其背后显示的是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强势地位和中国没有自主操作系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短板。
不过,Windows XP的退役,对中国用户来说或许很无助无奈,可对中国的信息产业来说,却未必不是一个成长的机遇。比如,许多用惯了Windows XP系统的用户,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安装新系统,这就给百度卫士、金山、360等互联网安全厂家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这些互联网安全厂商在微软Windows XP将退役的消息发布之初,就纷纷宣布将为XP继续提供补丁支持,希望能够在这个拥有2亿用户的市场上大展身手。可是,几天前,由第三方举办的一场“XP挑战赛”,却让人们感到不那么安全可靠:由200多名黑客发起对腾讯电脑管家XP、360安全卫士XP盾甲和金山毒霸XP防护盾的“实弹”挑战,比赛开始不到1分钟,腾讯、金山的安全产品相继被攻破,而360之所以坚持到最后,专家分析,更多是因为使用的是刚发布的新版本,攻擂者只有20个小时对其做研究,时间够长,也迟早会被攻破。
信息安全是互联网的核心,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关键,在于是否掌握核心技术。这同样事关自主创新。虽然我国也有新浪、百度等一些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可是,在自主创新领域,却始终无法掌握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要想抵御网络攻击,争夺产业话语权非常困难,只能受制于人。从长远上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中国只有通过自主科技创新,掌握技术主导权,保持产业创新力,才能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信息安全才能保障。
这些年,中国在科研上的投入力度并不小。但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之路却一直走得跌跌撞撞。析其原因,一是科研经费没用对地方,项目多了,单位和个人富了,但是,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却太少,还滋生出了科研腐败。对硬件投入大,对人才和软件投入少。二是科研方向走偏。互联网时代,技术上的自主性、领先性和市场上的需求导向是科研创新的主要方向,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在IT产业上,我们曾投入巨资,打造出一软一硬两个自主创新的拳头产品。硬件上的龙芯,一度承载了“中国芯”可以对英特尔、AMD等处理器巨头说“不”的沉甸甸期待;而软件上的绿坝过滤软件,由国家出资开发,让社会免费下载。可是,二者在推出后市场认可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Windows XP退役,再次提醒我们的短板。这是信息时代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严峻挑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
①中国可以说是受此影响最大的国家。
②由200多名黑客发起对腾讯电脑管家XP、360安全卫士XP盾甲和金山毒霸XP防护盾的“实弹”挑战。
(2)Windows XP的退役对中国的信息产业有哪些挑战和机遇?请根据文意分点回答。
(3)举例论证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做分析。
(4)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发布:2024/12/11 8:0:1组卷:0引用:1难度:0.7 -
3.写作技法:列举生活情境,充分论证论点。
《最苦与最乐》多处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论点,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举这样的例子来论证论点,既具体生动,又能使读者感同身受,从而充分地论证论点。请你写一段文字,通过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自己的某个观点。100字左右。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14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