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物体重G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每次实验中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ΔG与所用拉力的变化量ΔF,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一、二的后两列中。
表一:G=2牛 表二:G=4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ΔG
(牛)
ΔF
(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ΔG
(牛)
ΔF
(牛)
1 1 1.5 0 0 6 2 3.0 0 0
2 2 2.0 1 0.5 7 4 4.0 2 1.0
3 4 3.0 3 1.5 8 6 5.0 4 2.0
4 6 4.0 5 2.5 9 8 6.0 6 3.0
5 8 5.0 7 3.5 10 10 7.0 8 4.0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当G动相同时,G越大,F越大
当G动相同时,G越大,F越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6(或3、7或4、8或5、9)
2、6(或3、7或4、8或5、9)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相等时,G越大,F越大。
③根据表一、二中前三列的数据及条件,请判断:按图14所示方式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满足的条件是
G>G
G>G

④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二中ΔF与Δ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
ΔF=
1
2
ΔG
ΔF=
1
2
ΔG
,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功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拉力的变化量ΔF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ΔG
拉力的变化量ΔF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ΔG
成正比。

【答案】当G动相同时,G越大,F越大;2、6(或3、7或4、8或5、9);G>G;ΔF=
1
2
ΔG;拉力的变化量ΔF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ΔG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46引用:6难度:0.3
相似题
  • 1.图1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1)实验中,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
    ;B处应该是
    光。
    (2)从实验看出,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
    偏折(填“顶角”或“底边”).这一规律可以用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
    作用。
    (3)如图1下图所示,如果分别用红光和蓝光以平行于主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之后它们的光路会略有差异,图中通过b点的光线是
    光(填“红”或“蓝”)。
    (4)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实验次数 物重G/N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发布:2024/11/16 8:0:2组卷:27引用:1难度:0.1
  • 2.小亮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相同的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根据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1)由图的研究过程可知:小亮正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时,拉力大小与
     
    的关系。
    (2)由图的研究过程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使用定滑轮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时,
     
    改变,
     
    不变。

    发布:2024/11/16 8:0:2组卷:60引用:1难度:0.7
  • 3.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0.98 0.2 0.98 0.2
    0.98 0.2 1.02 0.2
    0.98 0.2 0.55 0.4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

    (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我们还发现一个规律,使用机械所做的功都
    (填“大于”“小于”“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发布:2024/11/16 8:0:2组卷:106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